以家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本文关键词:以家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步形成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思想作风、审美观点、价值取向、精神追求等方面的总和。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立国原则、价值理想和思想灵魂。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具有教育引导功能,两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家风的总结与升华;另一方面当代家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与落实的重要载体。当前,用家风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了良好的效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风中得到了延伸和弘扬,良好的家风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写照。但与此同时,家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如家风内容中的封建残余等消极思想影响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家风传播方式浓厚的情感色彩容易产生与法治思维相悖的非理性思维,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的不良家风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的负面影响等。出现这些问题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二是多元价值观对传统家庭教育的冲击,三是社会、家庭组织结构的变化,四是家庭对学校教育的过度倚重。现阶段用家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国家、社会、家庭、个人共同发力:一是构建国家、社会、家庭、个人“四位一体”的运行机制,即国家推动完善家风建设的机制体制,社区乡村关注家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家庭形成树立良好家风的规矩,个人养成自觉遵循家风的习惯;二是充实用家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三是改进用家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充分运用新媒体手段传播良好家风,家长带头践行家风规范,建立学校与家庭教育的联动机制;四是优化用家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包括社会舆论氛围,党风、政风、社风氛围,家庭内部的民主平等氛围等;五是加强用家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指导,探索家风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家风 载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位授予单位】:延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49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5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10-12
- (二)研究综述12-14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14-15
- 一、家风、家教、家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述15-21
- (一)家风15-17
- (二)家教17-18
- (三)家训18-19
-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9-21
- 二、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21-23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优秀家风的总结与升华21-22
- (二)当代家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与落实的重要载体22-23
- 三、用家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分析23-26
- (一)当前用家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开展状况23-25
- (二)当前家风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取得的成绩25-26
- 四、家风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26-32
- (一)家风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存在的问题27-30
- (二)家风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30-32
- 五、用家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路径32-41
- (一)完善用家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机制体制32-34
- (二)充实用家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34-35
- (三)改进用家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行方法35-37
- (四)营造用家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环境37-39
- (五)加强用家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指导39-41
- 结语41-42
- 注释42-43
- 参考文献43-47
- 后记47-4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振跃;;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年16期
2 思文;;青少年面临的价值选择与澄清[J];青年研究;1988年12期
3 王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价值观冲突的调控[J];神州;2013年21期
4 庄正风;新时期价值观构建的基本方略[J];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5 周毅;冲突与再铸:市场价值观[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6 王碧波;;论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的冲突与构建[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6年03期
7 矫海霞;吕会霖;;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并论社会核心价值观与大众的价值观念群的互动关系[J];党政论坛;2007年05期
8 孙莹雪;;论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的重塑[J];理论界;2008年05期
9 周成龙;;网络价值观的形成、冲突与融合[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01期
10 涂小雨;刘源源;;论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与价值观整合[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赵润琦;;论中国当代价值观变革的几个问题[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2 方爱东;;发展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软实力效力三题[A];“历史唯物主义与民族复兴之路”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赵润琦;;论中国当代价值观变革的几个问题[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李静;郭永玉;;物质主义与儒家传统价值观的冲突: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困惑[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余祖光;张俊茹;;职业教育中价值观教育课程的新范式[A];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余祖光;张俊茹;;职业教育中价值观教育课程的新范式[A];第三届中国教育家大会论文集[C];2006年
7 刘进;;强化正确的价值导向,实现转型期价值失衡的有效调控——“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理论研讨会综述[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8 张勇;;关于社会转型与价值观转变的理论思考[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章亮 作者系上海市哲学学会会长;价值观冲突及其调控的选择[N];文汇报;2000年
2 大连市纪委监察局;略论廉政价值观及其培育[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0年
3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顾骏;给价值观冲突以制度化疏通渠道[N];东方早报;2012年
4 胡宇齐;“价值观冲突”容不得天真[N];北京日报;2014年
5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教授 王真;培育廉政价值观 抵御腐败文化侵蚀[N];人民日报;2011年
6 南方日报记者 雷辉;价值观冲突导致每个阶层都不满足[N];南方日报;2011年
7 王军;新时期高校价值观教育模式的思考与构建[N];中国改革报;2003年
8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教授 周奋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N];杭州日报;2010年
9 郭凤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N];淮安日报;2014年
10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黄进;和而不同:大学生价值观冲突破解之道[N];中国教育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嘉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外传播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2 史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嬗变与建构[D];辽宁大学;2010年
3 席佩亚;价值教育模式: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陈银心;马来西亚国民中学初中华文教材中的价值观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荆筱槐;技术价值观进化机理探析[D];东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会丽;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及其意义[D];河南大学;2011年
2 韩春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3 袁燕霞;中国共产党价值观的历史演进及启示[D];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
4 柳燕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5 赵双双;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王春梅;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5年
7 李艺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困境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5年
8 芮德新;高中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态势创设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9 陈利娜;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5年
10 汤西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的宣传与培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以家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06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10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