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人工智能时代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发布时间:2021-04-22 08:14
  以大数据、虚拟现实和算法为核心的人工智能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社会各领域,也给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诸多机遇与挑战。人工智能使意识形态的工作机制、意识形态的传播模式、意识形态的呈现方式都发生了颠覆和变革。与此同时,还带来了意识形态终结的误区、"信息茧房"的桎梏、权威性消解的风险以及技术性失业的困境。为此,我们需要从理论层面去辨析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关系,更需要从实践层面重点回答人工智能与意识形态创新、意识形态传播、意识形态治理、意识形态工作者等方面的问题,构建"协同共生"意识形态工作的新图景。 

【文章来源】: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6(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深度变革:意识形态工作的新可能
    (一)意识形态工作机制的变革
    (二)意识形态传播模式的变革
    (三)意识形态呈现方式的变革
二、颠覆传统:意识形态工作的新挑战
    (一)“意识形态终结”的误区
    (二)“信息茧房”的桎梏
    (三)“权威性消解”的风险
    (四)“技术性失业”的困境
三、人机共融:意识形态工作的新图景
    (一)人工智能与意识形态创新的问题
    (二)人工智能与意识形态传播的问题
    (三)人工智能与意识形态治理的问题
    (四)人工智能与意识形态工作者的问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算法政治:风险、发生逻辑与治理[J]. 汝绪华.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6)
[2]当新闻业遇上人工智能:一个“劳动—知识—权威”的分析框架[J]. 白红义.  中国出版. 2018(19)
[3]新闻从业者与人工智能“共生共长”机制探究——基于关系主义视角[J]. 吴世文.  中国出版. 2018(19)
[4]破除“信息茧房”,不以流量论英雄 重塑新媒体时代的吸引法则[J]. 黄楚新.  人民论坛. 2018(17)
[5]丰富文化形象与叙述形式——对大众文化服务意识形态创新的思考[J]. 罗甜田,王琴.  社会科学研究. 2015(02)



本文编号:31534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1534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4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