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碎片化传播环境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4 22:09
  在碎片化传播环境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这是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遵循网络传播规律的必然选择,是守护网络空间"共同精神家园"的必由之路,是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理念创新的突破口。但事实上,碎片化传播环境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具有显著消解作用。它能离散受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注度、认同度以及虔信度。因此,必须针对性地重构意识形态传播逻辑:应加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信息的碎片化改造,使之适应碎片化传播趋势;在碎片化改造的基础上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聚合化传播;利用碎片化传播解构非主导意识形态。 

【文章来源】: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0,32(07)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碎片化传播环境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的战略价值
    (一)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遵循网络传播规律的必然选择
    (二)新时代守护网络空间“共同精神家园”的必由之路
    (三)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理念创新的突破口
二、碎片化传播环境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的消解作用
    (一)通过离散受众注意力降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关注度
    (二)通过解构整体意义降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度
    (三)通过传播多元价值观碎片降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虔信度
三、碎片化传播环境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建设的实践策略
    (一)形碎神聚:加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信息的碎片化改造
    (二)形聚神聚: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聚合化传播
    (三)以碎制碎:利用碎片化传播解构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媒体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正负效应[J]. 郑世堃.  人民论坛. 2017(01)
[2]信息聚合概念的构成与聚合模式研究[J]. 曹树金,马翠嫦.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6(03)
[3]新媒体时代下的碎片化现象分析[J]. 林楠,吴佩婷.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4)
[4]碎片化社会与碎片化传播断想[J]. 彭兰.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6)
[5]作为政治信仰的意识形态[J]. 郑永扣.  河南社会科学. 2010(04)



本文编号:31581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1581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a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