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戏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本文关键词:新时期戏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作为继承五千年中华文化之精粹的中国戏曲,它融和了音乐、诗歌、舞蹈于一体,充分展示了中华文明古国悠久的历史,以及灿烂与光辉文化的无穷魅力。同时,其在弘扬优秀的民族精神、传播历史知识、规范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上,承担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追求真、善、美三者的平衡,是戏曲的功能所在之处。其中,“善”就包含了提高人的思想道德觉悟和规范道德标准的内容。中国戏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弥补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教育内容枯燥、形式单一等不足,通过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戏曲表演,有效地打开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流价值观建设与导向的号召力与影响力,对于增进人们之间的相互关怀和了解,保持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代影响、生命与活力,营造和谐、团结的社会道德氛围,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戏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主要是指在开展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戏曲所表现出来的独特功用。戏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艺术载体,其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方面,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具体主要表现在,戏曲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可选择性;戏曲在开展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具体隐藏的特性;戏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戏曲观众两者之间具有互动性等。文章在分析了戏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特殊载体之后,分别从戏曲思想政治教育大环境的塑造、戏曲受众道德素养的提高、戏曲导向作用的加强等方面,对戏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进行了概括。在对戏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进行充分展开与论述之后,本文提出了要充分发挥戏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应该坚持的三个原则,即“三贴近”的原则、疏导的原则以及坚持戏曲人文精神教育的原则。此外,发挥戏曲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不应该也不应是单纯地表现正确的思想价值与观念,更重要的是,通过戏曲其特有的潜移默化的优势,把我国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念,有意识地传达给戏曲受众,并外化为整体社会人的内在价值认定和自觉地实际行动。
【关键词】:新时期 戏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戏曲受众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80-02;D6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6
- 一、选题背景及文献综述10-15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0-12
- (二)文献综述12-15
- 二、研究的思路与方法15-16
- (一)研究思路15
- (二)研究方法15-16
- 第二章 戏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概述16-24
- 一、戏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16-20
- (一)戏曲的审美教育16-18
- (二)戏曲的历史观教育18-19
- (三)戏曲的传统美德教育19-20
- 二、戏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表现特征20-24
- (一)教育内容的可选择性20-21
- (二)戏曲教育方式的内隐性21
- (三)戏曲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之间具有互动性21-24
- 第三章 发挥戏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现实意义24-28
- 一、有利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24-25
- 二、有利于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25
- 三、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化转型25-26
- 四、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与时俱进26-28
- 第四章 戏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路径28-46
- 一、实现戏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应遵循的原则28-32
- (一)三贴近的原则28-30
- (二)疏导的原则30-32
- (三)坚持戏曲人文精神教育的原则32
- 二、戏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的路径32-46
-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33-35
- (二)强化戏曲的育人功能35-38
- (三)提高戏曲工作者的职业素质38-39
- (四)尊重戏曲受众的心理需求39-42
- (五)注重戏曲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42-43
- (六)着力构建戏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长效机制43-46
- 参考文献46-50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50-52
- 致谢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光祖;一门独立的课程——《戏曲写作教程》序[J];四川戏剧;2001年04期
2 何中兴;50年后的戏曲[J];东方艺术;2001年02期
3 李祥林;“戏曲化”与文化自省[J];当代戏剧;2005年03期
4 王潞伟;;谈符号与戏曲创作的关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5 尹雨;;戏曲的又一根尾巴——独立舞蹈[J];艺海;2010年01期
6 余大洪;;失迷了的戏曲创作[J];东方艺术;2011年S1期
7 吴民;;戏曲生态学的学科界定与发展方向[J];戏剧文学;2013年06期
8 ;上海成立戏曲创作小组 各剧团订出创作计划[J];戏剧报;1958年03期
9 兵;《江苏戏曲》月刊创刊[J];戏剧报;1959年08期
10 ;让戏曲现代戏大放异彩[J];文艺研究;198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安葵;;思想解放促进戏曲创作繁荣[A];新时期戏剧创作研究文集[C];2009年
2 王评章;;永远的戏剧性[A];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3 刘景亮;;把非遗保护的理念和成果融入戏曲生产[A];中国演员(2009年第5期总第11期)[C];2009年
4 智联忠;;培养年轻观众:戏曲发展的重大课题——福建京剧院“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思考[A];中国演员:2014年第4期(总第40期)[C];2014年
5 李简;;论梁启超的戏曲创作[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6 施旭升;;戏曲意象论——中国戏曲艺术的本体性描述[A];东方丛刊(1992年第4辑 总第4辑)[C];1992年
7 孙书磊;;典型理论与20世纪戏曲批评“失语症”[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8 上官涛;;崇雅归正——试论蒋士铨的戏曲创作[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何玉人;;在社会转型中实现新发展——论改革开放30年京剧剧目创作[A];新时期戏剧创作研究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静;浅谈戏曲前景[N];周口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罗云川;“如果你能写戏曲,就什么都能写”[N];中国文化报;2013年
3 智联忠;培养年轻观众:戏曲发展的迫切课题[N];中国艺术报;2014年
4 郑建鹏;白岚玲:戏曲评点学研究的拓荒者[N];中华读书报;2002年
5 张敏生;戏曲艺术要以观众需求为出发点[N];中国文化报;2007年
6 刘祯;文化创新与戏曲遗产保护[N];中国文化报;2008年
7 苏敏华;戏曲也要适时而变[N];中国文化报;2008年
8 朱恒夫;城市化进程中戏曲创作的探索者[N];光明日报;2009年
9 何玉人;戏曲:展现风采与寻求发展[N];文艺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马子雷 实习生 胡子轩;戏曲与动漫 如何牵手[N];中国文化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倩菲;都市民俗生态和民俗戏曲[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何玉人;勃发与超越——新时期建戏曲创作论[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0年
3 焦福民;后戏台时期戏曲传播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4 刘军华;明清女性作家戏曲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费泳;戏曲电视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10年
6 易勤华;戏曲诗性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7 黄义枢;清代节烈戏曲考论[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8 朱蓓蕾;三十年戏曲文学创作概论[D];上海戏剧学院;2010年
9 路云亭;义和团与戏曲[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英;明代南京剧坛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东方;裂变与重构:政治逻辑主导的文艺改造[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2 杨柳;电视媒体对当代戏曲传播的作用研究[D];中国戏曲学院;2015年
3 曾春龙;粱廷g彙短倩ㄍで啊分醋髀垩芯縖D];集美大学;2015年
4 刘灼;中国古装影视剧中的戏曲元素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5 潘丽丽;现当代水墨戏曲画形式语言研究[D];天津美术学院;2015年
6 浦晗;“温州南戏新编系列工程”研究[D];温州大学;2015年
7 程晓清;清代状元戏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8 张文雯;明清女性剧作情感抒写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9 王雅静;黄之隽戏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10 刘亚;湘西土家族仪式戏曲的音乐文化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新时期戏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86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18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