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家训在当前家庭美德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5 09:40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观念也在不断变化。受到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以及多元价值观念的影响,社会主义道德失范现象频发,继而导致家庭美德建设面临困境、亟待发展。我国自古以来就很重视家庭教育,积累了丰富的家庭教育经验。传统家训是古代家庭教育经验的总结,是我国历代家长智慧的结晶和教子方法的荟萃。研究我国传统家训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辩证地汲取传统家训文化中丰富的家庭美德教育经验,对于提高民众的道德素养,促进家庭和睦,促进社会和谐和全民族的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迪作用。本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中国古代传统家训做了较全面的梳理和分析,主要包括家训的内涵、特点、主要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第二部分主要通过简述我国家庭美德的五要素,阐释传统家训与当前家庭美德的内在联系,即传统家训为当前家庭美德建设提供思想资源,当前家庭美德建设能够推动传统家训的创造性转化;第三部分通过对当前我国家庭道德缺乏的现状分析,与对“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的访谈,来进一步说明家庭美德在家庭建设中的重要性;第四部分主要从挖掘整理、传承弘扬、科学运用等三个方面来阐述传统家训如何...
【文章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意义
1.1.1 理论意义
1.1.2 实践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3.1 访谈法
1.3.2 文献研究法
1.3.3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1.3.4 分析与综合相统一的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2.传统家训概述
2.1 家训的概念与内涵
2.1.1 家训的概念
2.1.2 家训的起源与发展
2.1.3 家训的特点
2.2 家训的内容
2.2.1 以孝敬、勤俭为主的治家和持家之道
2.2.2 以勉学、信义为主的修身和涉世之法
2.2.3 以精业、忠诚为主的敬业和爱国之心
2.3 传统家训的教育方法
2.3.1 严教与慈教相济
2.3.2 言传与身教结合
2.3.3 读书与躬行并重
3.传统家训与当前家庭美德建设的内在联系
3.1 家庭美德建设的五个要素
3.1.1 尊老爱幼:孝敬长辈善待子女是必要的道德准则
3.1.2 男女平等:人格独立的男女关系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
3.1.3 夫妻和睦:互敬互爱的夫妻关系是家庭幸福的保证
3.1.4 勤俭持家:量入为出的消费观是家庭经济生活的基础
3.1.5 邻里团结:互尊互助的邻里关系是家庭外部环境的支撑
3.2 传统家训是当前家庭美德建设的宝贵思想资源
3.2.1 传统家训中的孝长睦亲思想与尊老爱幼内在统一
3.2.2 传统家训中的糟糠不弃思想对男女平等有借鉴意义
3.2.3 传统家训中的合义而顺思想与夫妻和睦融会贯通
3.2.4 传统家训中的俭以养德思想与勤俭持家一脉相承
3.2.5 传统家训中的和待相邻思想与邻里团结有参考意义
3.3 当前家庭美德建设赋予传统家训新的时代内涵
3.3.1 新的教育理念:从忠于封建君主到热爱国家
3.3.2 新的教育主体:从家长权威到家庭成员互相学习
3.3.3 新的传播范围:从家庭内部相传到更为广泛的传播方式
4.我国当前家庭美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当前家庭道德欠缺的表现
4.1.1 不赡养老人事件频发
4.1.2 子女教育缺乏科学性
4.1.3 婚姻关系缺乏稳定性
4.1.4 邻里之间疏于沟通
4.2 当前家庭道德欠缺的危害
4.2.1 家庭道德欠缺导致家庭生活不和睦
4.2.2 家庭道德欠缺导致社会人际关系不协调
4.2.3 家庭道德欠缺导致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难有突破性进展
4.3 当前家庭道德欠缺问题产生的原因
4.3.1 传统美德遭受漠视,家训在现代社会遇冷
4.3.2 对外交流日益密切,东西方价值冲突加剧
4.3.3 复杂的网络环境导致各类思想鱼龙混杂
5.传统家训在当前家庭美德建设中的应用
5.1 挖掘整理传统家训丰富家庭教育的内容
5.1.1 重视传统家训的教育价值
5.1.2 组织专家成立家训研究团队
5.1.3 深入挖掘弘扬家庭美德的榜样人物
5.2 传承弘扬传统家训创新家庭教育方式方法
5.2.1 继承家训优良传统,防范、纠正家教偏颇
5.2.2 利用网络及其他教育形式,大力弘扬家庭美德
5.2.3 借鉴传统家训经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5.3 科学运用传统家训提升家庭美德建设的历史文化底蕴
5.3.1 制订行为准则,实现优秀家训对社会生活的全面覆盖
5.3.2 借鉴传统家训,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化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华传统优良家风家教的价值意蕴、现代流变与创新转化[J]. 张旭刚.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2]传统家训文化的创新性发展转化与青少年教育研究——基于舟山群岛新区的调查[J]. 贺孝磊,华海成,鲍紫燕,胡东东,任琳.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6(05)
[3]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对高师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作用分析[J]. 张楠,宁静. 现代交际. 2016(13)
[4]实现传统家训创造性转化的原则与策略——基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J]. 周斌. 探索. 2016(01)
[5]中国传统家训的德育功能研究[J]. 俞佳奇,孙旭红. 南方论刊. 2016(01)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意蕴探析[J]. 房广顺,张宏伟. 理论探讨. 2015(01)
[7]家庭美德建设问题研究[J]. 高雪梅.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2)
[8]“家训”与中国传统家庭教育[J]. 牛志平.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5)
[9]传统家训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 李慧娟,刘富英.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2(07)
[10]对个别立法现象的道德反思——“常回家看看”立法之探析[J]. 王桐林. 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2(03)
硕士论文
[1]我国传统家训中的家庭美德教育研究[D]. 张宗婉.天津师范大学 2016
[2]传统家训在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 张晨晨.北京林业大学 2016
[3]传统家训对初中生家庭教育的价值研究[D]. 刘鹏.山东师范大学 2015
[4]古代家训的现代家庭教育价值研究[D]. 刘迪.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5
[5]我国传统家训蕴意及其现代文化价值[D]. 樊虹.河北经贸大学 2015
[6]《颜氏家训》家庭美德思想及其价值[D]. 罗乐.南华大学 2014
[7]《颜氏家训》家庭伦理思想及现代启迪[D]. 袁时萍.西南大学 2011
[8]扶养制度研究[D]. 李秋菊.黑龙江大学 2009
[9]司马光《家范》研究[D]. 冯志珣.陕西师范大学 2008
[10]试论我国古代家训在现代家庭道德建设中的价值[D]. 洪彩华.湖南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230815
【文章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意义
1.1.1 理论意义
1.1.2 实践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3.1 访谈法
1.3.2 文献研究法
1.3.3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1.3.4 分析与综合相统一的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2.传统家训概述
2.1 家训的概念与内涵
2.1.1 家训的概念
2.1.2 家训的起源与发展
2.1.3 家训的特点
2.2 家训的内容
2.2.1 以孝敬、勤俭为主的治家和持家之道
2.2.2 以勉学、信义为主的修身和涉世之法
2.2.3 以精业、忠诚为主的敬业和爱国之心
2.3 传统家训的教育方法
2.3.1 严教与慈教相济
2.3.2 言传与身教结合
2.3.3 读书与躬行并重
3.传统家训与当前家庭美德建设的内在联系
3.1 家庭美德建设的五个要素
3.1.1 尊老爱幼:孝敬长辈善待子女是必要的道德准则
3.1.2 男女平等:人格独立的男女关系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
3.1.3 夫妻和睦:互敬互爱的夫妻关系是家庭幸福的保证
3.1.4 勤俭持家:量入为出的消费观是家庭经济生活的基础
3.1.5 邻里团结:互尊互助的邻里关系是家庭外部环境的支撑
3.2 传统家训是当前家庭美德建设的宝贵思想资源
3.2.1 传统家训中的孝长睦亲思想与尊老爱幼内在统一
3.2.2 传统家训中的糟糠不弃思想对男女平等有借鉴意义
3.2.3 传统家训中的合义而顺思想与夫妻和睦融会贯通
3.2.4 传统家训中的俭以养德思想与勤俭持家一脉相承
3.2.5 传统家训中的和待相邻思想与邻里团结有参考意义
3.3 当前家庭美德建设赋予传统家训新的时代内涵
3.3.1 新的教育理念:从忠于封建君主到热爱国家
3.3.2 新的教育主体:从家长权威到家庭成员互相学习
3.3.3 新的传播范围:从家庭内部相传到更为广泛的传播方式
4.我国当前家庭美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当前家庭道德欠缺的表现
4.1.1 不赡养老人事件频发
4.1.2 子女教育缺乏科学性
4.1.3 婚姻关系缺乏稳定性
4.1.4 邻里之间疏于沟通
4.2 当前家庭道德欠缺的危害
4.2.1 家庭道德欠缺导致家庭生活不和睦
4.2.2 家庭道德欠缺导致社会人际关系不协调
4.2.3 家庭道德欠缺导致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难有突破性进展
4.3 当前家庭道德欠缺问题产生的原因
4.3.1 传统美德遭受漠视,家训在现代社会遇冷
4.3.2 对外交流日益密切,东西方价值冲突加剧
4.3.3 复杂的网络环境导致各类思想鱼龙混杂
5.传统家训在当前家庭美德建设中的应用
5.1 挖掘整理传统家训丰富家庭教育的内容
5.1.1 重视传统家训的教育价值
5.1.2 组织专家成立家训研究团队
5.1.3 深入挖掘弘扬家庭美德的榜样人物
5.2 传承弘扬传统家训创新家庭教育方式方法
5.2.1 继承家训优良传统,防范、纠正家教偏颇
5.2.2 利用网络及其他教育形式,大力弘扬家庭美德
5.2.3 借鉴传统家训经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5.3 科学运用传统家训提升家庭美德建设的历史文化底蕴
5.3.1 制订行为准则,实现优秀家训对社会生活的全面覆盖
5.3.2 借鉴传统家训,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化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华传统优良家风家教的价值意蕴、现代流变与创新转化[J]. 张旭刚.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2]传统家训文化的创新性发展转化与青少年教育研究——基于舟山群岛新区的调查[J]. 贺孝磊,华海成,鲍紫燕,胡东东,任琳.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6(05)
[3]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对高师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作用分析[J]. 张楠,宁静. 现代交际. 2016(13)
[4]实现传统家训创造性转化的原则与策略——基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J]. 周斌. 探索. 2016(01)
[5]中国传统家训的德育功能研究[J]. 俞佳奇,孙旭红. 南方论刊. 2016(01)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意蕴探析[J]. 房广顺,张宏伟. 理论探讨. 2015(01)
[7]家庭美德建设问题研究[J]. 高雪梅.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2)
[8]“家训”与中国传统家庭教育[J]. 牛志平.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5)
[9]传统家训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 李慧娟,刘富英.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2(07)
[10]对个别立法现象的道德反思——“常回家看看”立法之探析[J]. 王桐林. 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2(03)
硕士论文
[1]我国传统家训中的家庭美德教育研究[D]. 张宗婉.天津师范大学 2016
[2]传统家训在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 张晨晨.北京林业大学 2016
[3]传统家训对初中生家庭教育的价值研究[D]. 刘鹏.山东师范大学 2015
[4]古代家训的现代家庭教育价值研究[D]. 刘迪.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5
[5]我国传统家训蕴意及其现代文化价值[D]. 樊虹.河北经贸大学 2015
[6]《颜氏家训》家庭美德思想及其价值[D]. 罗乐.南华大学 2014
[7]《颜氏家训》家庭伦理思想及现代启迪[D]. 袁时萍.西南大学 2011
[8]扶养制度研究[D]. 李秋菊.黑龙江大学 2009
[9]司马光《家范》研究[D]. 冯志珣.陕西师范大学 2008
[10]试论我国古代家训在现代家庭道德建设中的价值[D]. 洪彩华.湖南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2308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230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