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及化解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1 18:58
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由于教育过程诸因素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受阻,其接受效果不尽如人意,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学术界将这种现象称为“接受障碍”。本文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这一具体问题,在对其涵义、反应、特点及危害进行初步探讨的基础上,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形成的诸因素做了深入的剖析,提出了化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的策略思考,力求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提供有益的借鉴。全文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的涵义、反应、特点及危害这一部分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的内涵进行一个清晰化的梳理与认识,为深入研究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的诸多因素以及化解策略研究做理论铺垫。第二部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形成的因素分析本部分从三个纬度较为全面系统地论述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产生的诸因素,是本文的重点部分。三个重要的因素分别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形成的施教因素、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形成的对象因素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形成的环境因素。第三部分:化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的策略研究这部分是文章的最终归宿,力求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提供有益的探索。主要提出了从...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前言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的涵义、反应、特点及危害
一、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的涵义
(一)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含义
(二)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的含义
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的反应
(一) 迫于压力的被动应付
(二) 拒绝的态度
(三) 逆反的情绪
三、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的特点
(一) 复杂性
(二) 内隐性
(三) 普遍性
四、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的危害
(一) 阻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顺利推进
(二) 阻碍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 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降低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形成的因素分析
一、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形成的施教因素分析
(一) 思想政治教育者影响力下降形成的障碍因素
(二)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合适形成的障碍因素
(三)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恰当形成的障碍因素
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形成的对象因素分析
(一) 缺乏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和追求形成的障碍因素
(二) 缺乏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兴趣形成的障碍因素
(三) 思想政治教育“无用论”的片面认识形成的障碍因素
三、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形成的环境因素分析
(一) 市场条件下社会物化风气与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矛盾
(二) 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体制不健全产生的障碍
(三) 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矛盾
四、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诸因素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化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的策略研究
一、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施教体系的诸要素
(一) 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积极提升自己的影响力
(二)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合理性
(三)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
二、激发教育对象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
(一) 激发教育对象求善向上的需要
(二) 激发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学习兴趣
(三) 引导教育对象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三、营造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良好环境
(一) 营造市场经济条件下良好的社会风气
(二) 加大力度打击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中出现的腐败现象
(三) 倡导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高校德育中的接受心理[J]. 陶虹,蒋文能. 学术论坛. 2007(10)
[2]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探究[J]. 黄明伟.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7(06)
[3]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障碍及对策研究[J]. 曹蓉玫. 求实. 2007(06)
[4]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规律[J]. 赵志华,徐永赞. 河北学刊. 2007(03)
[5]兴奋与抑制: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制[J]. 马奇柯. 江汉论坛. 2007(02)
[6]影响个体道德接受的社会因素分析[J]. 冯达成. 思想·理论·教育. 2006(Z2)
[7]试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的情感效应[J]. 熊建生,万佳妮.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6(07)
[8]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接受障碍辨析及其优化[J]. 苏令银. 思想·理论·教育. 2005(17)
[9]论德育接受的心理过程[J]. 李炳杰. 教育与职业. 2005(12)
[10]道德接受心理障碍分析[J]. 陈金容.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1)
硕士论文
[1]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研究[D]. 胡卫东.合肥工业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259689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前言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的涵义、反应、特点及危害
一、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的涵义
(一)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含义
(二)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的含义
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的反应
(一) 迫于压力的被动应付
(二) 拒绝的态度
(三) 逆反的情绪
三、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的特点
(一) 复杂性
(二) 内隐性
(三) 普遍性
四、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的危害
(一) 阻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顺利推进
(二) 阻碍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 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降低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形成的因素分析
一、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形成的施教因素分析
(一) 思想政治教育者影响力下降形成的障碍因素
(二)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合适形成的障碍因素
(三)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恰当形成的障碍因素
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形成的对象因素分析
(一) 缺乏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和追求形成的障碍因素
(二) 缺乏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兴趣形成的障碍因素
(三) 思想政治教育“无用论”的片面认识形成的障碍因素
三、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形成的环境因素分析
(一) 市场条件下社会物化风气与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矛盾
(二) 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体制不健全产生的障碍
(三) 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矛盾
四、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诸因素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化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的策略研究
一、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施教体系的诸要素
(一) 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积极提升自己的影响力
(二)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合理性
(三)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
二、激发教育对象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
(一) 激发教育对象求善向上的需要
(二) 激发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学习兴趣
(三) 引导教育对象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三、营造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良好环境
(一) 营造市场经济条件下良好的社会风气
(二) 加大力度打击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中出现的腐败现象
(三) 倡导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高校德育中的接受心理[J]. 陶虹,蒋文能. 学术论坛. 2007(10)
[2]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探究[J]. 黄明伟.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7(06)
[3]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障碍及对策研究[J]. 曹蓉玫. 求实. 2007(06)
[4]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规律[J]. 赵志华,徐永赞. 河北学刊. 2007(03)
[5]兴奋与抑制: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制[J]. 马奇柯. 江汉论坛. 2007(02)
[6]影响个体道德接受的社会因素分析[J]. 冯达成. 思想·理论·教育. 2006(Z2)
[7]试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的情感效应[J]. 熊建生,万佳妮.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6(07)
[8]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接受障碍辨析及其优化[J]. 苏令银. 思想·理论·教育. 2005(17)
[9]论德育接受的心理过程[J]. 李炳杰. 教育与职业. 2005(12)
[10]道德接受心理障碍分析[J]. 陈金容.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1)
硕士论文
[1]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研究[D]. 胡卫东.合肥工业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2596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259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