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当代中国社会人情往来中道德失范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2 09:22
  中国社会是个讲“人情”的社会,讲人情,就会有你来我往。人情往来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各种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之中,它本是人的真情实感的自然表达,只要在合理的道德规范与群众需求范畴内,人情往来的合理性便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同。然而在当代中国社会,人情往来中出现了数不胜数的道德失范问题,“人情”本身被异化、交往行为成为负担、腐败活动盛行等道德失范现象频频发生,严重者甚至到了违纪违规、触犯法律的地步,对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与法治建设都产生了严重不良影响,这些“道德失范”显然已经不是社会主义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应该存续的现象。“节物后先南北异,人情冷暖古今同”,人情往来活动还会在中国社会长期存在下去,研究当代中国社会人情往来中道德失范问题,可以论证人情往来本身的合理性,凸显道德失范的现象与危害,体现构建正常、健康的人情往来规范的必要性与具体方法,这将有助于指导社会全体成员建立健康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本文由此入手,以“人情往来如何定义?如何表现?其中有着怎样的合理性?为何当代中国社会的人情往来经常产生超越其合理性的现象?”为切入点,对问题进行了充分论述。第一... 

【文章来源】:武汉轻工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之处
第2章 人情往来相关概念分析
    2.1 人情往来的概念
        2.1.1 人情往来的内涵
        2.1.2 人情往来的类型
    2.2 中国社会人情往来的发展及特征
        2.2.1 人情往来的发展
        2.2.2 人情往来的特征
    2.3 人情往来合理性的讨论
        2.3.1 现实角度的合理性
        2.3.2 理论角度的合理性
第3章 当代中国社会人情往来中道德失范现象分析
    3.1 道德失范的概念
    3.2 当代中国社会人情往来中道德失范的表现
        3.2.1 人情往来不含“人情”成分
        3.2.2 人情往来不敌“糖衣炮弹”
        3.2.3 人情往来不能体现“合理”
    3.3 当代中国社会人情往来中道德失范的原因
        3.3.1 经济利益对人情往来的诱惑
        3.3.2 监督乏力对人情往来的放任
        3.3.3 文化糟粕对人情往来的腐蚀
        3.3.4 信念缺失对人情往来的异化
第4章 防治人情往来道德失范的策略
    4.1 用法律制度制约歪风邪气
        4.1.1 强化对公平竞争机制的建设
        4.1.2 推进对监督监察制度的夯实
    4.2 借优秀范例清扫文化糟粕
        4.2.1 对中外文化精华的批判吸取
        4.2.2 对他山之石优点的学习借鉴
    4.3 以正确理论指导行为准则
        4.3.1 坚持交往以人为本的原则
        4.3.2 构建符合科学理论的规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情”的道德现象学分析[J]. 周海春.  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 2017(01)
[2]农村熟人社会人情异化及其治理——基于恩施州“整酒风”的考察[J]. 卢飞.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3]面子、人情的秩序功能及其当下变异[J]. 黄金兰.  文史哲. 2017(01)
[4]“人情”与中国日常礼俗文化[J]. 萧放.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5]令计划布局与败落[J]. 田亮,罗旻.  环球人物. 2015(01)
[6]血缘、地缘、业缘:新市民的社会关系转型[J]. 李汉宗.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4)
[7]人情债、人情圈与交往逻辑变化——基于浙西周村的调查[J]. 陈辉.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
[8]“人情”之累[J]. 贺雪峰.  百科知识. 2012(02)
[9]人情关系“货币化”: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分析[J]. 王尚银,刘朝峰.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2)
[10]基于选择理论的农民人情消费问题探析[J]. 周兢.  广西社会科学. 2010(06)

硕士论文
[1]东北农村人情往来的社会学研究[D]. 栾思宇.长春工业大学 2017
[2]乡镇人情往来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张婵.西南政法大学 2015
[3]人情往来:一种社会关系再生产的运作方式[D]. 袁静.华中师范大学 2014
[4]中国法制建设的道德文化制约性探析[D]. 张凛浩.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0
[5]人情文化合理性的哲学思考[D]. 孙静静.山东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796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2796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e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