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公民契约精神的普及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7 09:10
在当代社会,契约精神能够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其蕴含着平等、自由、诚信、互利等丰富的哲理。作为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关系的桥梁,契约精神在不同的领域都得到了体现。同样,对推动法治社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契约精神所倡导的守信、公正,成为社会公认的行为准则,更是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基础,也是国家民主和法治存在的前提。然而,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各行各业出现了严重的道德滑坡现象,这意味着目前公民契约意识出现了缺失,而契约精神的缺失不仅仅会影响到公民自身的利益,势必会影响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西方契约精神的历史由来已久,在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和发展之后,西方的诸多学者对不同阶段的契约思想和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论述阐述,更进一步的剖析了西方文明史上契约精神占据的重要地位。与此同时,本人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和经济学视角下对社会公民契约精神进行论述,探索社会契约精神的根源,清晰的抓住事件的本质,通过本质去了解契约精神背后缺失的原因。最终从原因中,能够深入的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社会公民契约精神普及的道路。在当今社会,公民的契约精神是需要培养的,尤其是...
【文章来源】:山西财经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第2章 契约精神的内涵阐释及价值意义
2.1 概念界定
2.1.1 契约
2.1.2 契约精神
2.1.3 契约意识
2.1.4 契约与法律的关系
2.2 契约精神的内涵阐释
2.2.1 按一定规则自由交往
2.2.2 诚信互利
2.2.3 他律与自律的结合
2.3 契约精神的价值意义
2.3.1 有利于健全国家行政监督体系
2.3.2 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3.3 有利于保障公民的个人利益
2.3.4 有利于形成和谐的社会氛围
2.4 小结
第3章 契约精神的历史发展与现状考察
3.1 人类契约精神的历史发展
3.1.1 契约精神的萌芽产生
3.1.2 契约精神的发展与奠定
3.2 契约精神在我国的现状
3.2.1 政治生活中契约精神淡薄
3.2.2 经济生活中契约精神淡薄
3.2.3 社会生活中契约精神淡薄
3.3 现阶段我国社会契约精神淡薄的原因分析
3.3.1 我国传统文化“重义轻利”思想根深蒂固
3.3.2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仍有待提高
3.3.3 相关法律制度不够完善
3.3.4 我国公民的整体契约意识仍有欠缺
3.3.5 相关的惩罚制度不够,力度太小
3.4 小结
第4章 当今社会我国公民契约精神的教育培养路径
4.1 国家及政府责任
4.1.1 确立我国政府的信用体系,为培育国民契约精神保驾护航
4.1.2 完善我国的政治制度建设,为培育契约精神提供良好环境
4.1.3 加强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建设,为培育契约精神提供有力保障
4.1.4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培育契约精神营造良好氛围
4.2 社会责任
4.2.1 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进一步加强
4.2.2 家庭、社区的同步教育与宣传活动需进一步提升
4.2.3 网络、多媒体的正能量宣扬需加大力度
4.2.4 监督和激励体制需进一步建立并完善
4.3 公民自身责任
4.3.1 从我做起,增强每一位公民的契约意识
4.3.2 人人遵守社会规则、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3.3 提升每一位公民的自我的契约责任感与社会责任感
4.4 小结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谈卢梭的政治哲学[J]. 王琳,王玉辉.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17(05)
[2]论道德教育的根本途径[J]. 王天恩. 思想理论教育. 2017(04)
[3]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养成研究[J]. 蒋方正. 经营管理者. 2017(10)
[4]论马克思法治思想的理论渊源[J]. 白冬冬. 观察与思考. 2017(03)
[5]独立学院危机研究(八)——“90后”大学生契约精神刍议[J]. 曹克亮. 教师. 2017(08)
[6]民办高校大学生法治观念与契约精神[J]. 陈晓倩. 教育现代化. 2017(11)
[7]请将伦理留在家庭,把社会还给契约[J]. 理钊. 民主与科学. 2017(01)
[8]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契约意识的缺失及培养[J]. 穆宏浪.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7(02)
[9]社会主义法治进程下大学生契约精神的培养[J]. 王一琪,银特妮拉. 改革与开放. 2016(23)
[10]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契约精神——基于关系契约论的视角[J]. 康兆庆,苏守波. 管子学刊. 2016(03)
博士论文
[1]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问题研究[D]. 朱国良.山东大学 2016
[2]维权教育视野下政府维护公民权利问题研究[D]. 龚可澜.武汉理工大学 2014
[3]正义德性论[D]. 王红阳.复旦大学 2014
[4]当代中国政治社会化中的公民认同研究[D]. 李冰.河北师范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当代大学生契约精神培育研究[D]. 陈翯.山东大学 2017
[2]契约精神的意蕴及其对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启示研究[D]. 侯芳.云南民族大学 2016
[3]法治社会下中学生契约精神培养研究[D]. 罗泳钧.湖南师范大学 2015
[4]契约精神及其培育研究[D]. 张小军.华南理工大学 2013
[5]法治社会下的契约精神研究[D]. 刘方博.成都理工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305494
【文章来源】:山西财经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第2章 契约精神的内涵阐释及价值意义
2.1 概念界定
2.1.1 契约
2.1.2 契约精神
2.1.3 契约意识
2.1.4 契约与法律的关系
2.2 契约精神的内涵阐释
2.2.1 按一定规则自由交往
2.2.2 诚信互利
2.2.3 他律与自律的结合
2.3 契约精神的价值意义
2.3.1 有利于健全国家行政监督体系
2.3.2 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3.3 有利于保障公民的个人利益
2.3.4 有利于形成和谐的社会氛围
2.4 小结
第3章 契约精神的历史发展与现状考察
3.1 人类契约精神的历史发展
3.1.1 契约精神的萌芽产生
3.1.2 契约精神的发展与奠定
3.2 契约精神在我国的现状
3.2.1 政治生活中契约精神淡薄
3.2.2 经济生活中契约精神淡薄
3.2.3 社会生活中契约精神淡薄
3.3 现阶段我国社会契约精神淡薄的原因分析
3.3.1 我国传统文化“重义轻利”思想根深蒂固
3.3.2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仍有待提高
3.3.3 相关法律制度不够完善
3.3.4 我国公民的整体契约意识仍有欠缺
3.3.5 相关的惩罚制度不够,力度太小
3.4 小结
第4章 当今社会我国公民契约精神的教育培养路径
4.1 国家及政府责任
4.1.1 确立我国政府的信用体系,为培育国民契约精神保驾护航
4.1.2 完善我国的政治制度建设,为培育契约精神提供良好环境
4.1.3 加强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建设,为培育契约精神提供有力保障
4.1.4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培育契约精神营造良好氛围
4.2 社会责任
4.2.1 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进一步加强
4.2.2 家庭、社区的同步教育与宣传活动需进一步提升
4.2.3 网络、多媒体的正能量宣扬需加大力度
4.2.4 监督和激励体制需进一步建立并完善
4.3 公民自身责任
4.3.1 从我做起,增强每一位公民的契约意识
4.3.2 人人遵守社会规则、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3.3 提升每一位公民的自我的契约责任感与社会责任感
4.4 小结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谈卢梭的政治哲学[J]. 王琳,王玉辉.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17(05)
[2]论道德教育的根本途径[J]. 王天恩. 思想理论教育. 2017(04)
[3]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养成研究[J]. 蒋方正. 经营管理者. 2017(10)
[4]论马克思法治思想的理论渊源[J]. 白冬冬. 观察与思考. 2017(03)
[5]独立学院危机研究(八)——“90后”大学生契约精神刍议[J]. 曹克亮. 教师. 2017(08)
[6]民办高校大学生法治观念与契约精神[J]. 陈晓倩. 教育现代化. 2017(11)
[7]请将伦理留在家庭,把社会还给契约[J]. 理钊. 民主与科学. 2017(01)
[8]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契约意识的缺失及培养[J]. 穆宏浪.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7(02)
[9]社会主义法治进程下大学生契约精神的培养[J]. 王一琪,银特妮拉. 改革与开放. 2016(23)
[10]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契约精神——基于关系契约论的视角[J]. 康兆庆,苏守波. 管子学刊. 2016(03)
博士论文
[1]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问题研究[D]. 朱国良.山东大学 2016
[2]维权教育视野下政府维护公民权利问题研究[D]. 龚可澜.武汉理工大学 2014
[3]正义德性论[D]. 王红阳.复旦大学 2014
[4]当代中国政治社会化中的公民认同研究[D]. 李冰.河北师范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当代大学生契约精神培育研究[D]. 陈翯.山东大学 2017
[2]契约精神的意蕴及其对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启示研究[D]. 侯芳.云南民族大学 2016
[3]法治社会下中学生契约精神培养研究[D]. 罗泳钧.湖南师范大学 2015
[4]契约精神及其培育研究[D]. 张小军.华南理工大学 2013
[5]法治社会下的契约精神研究[D]. 刘方博.成都理工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3054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305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