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国家荣誉制度设立与国家认同建构

发布时间:2021-08-05 08:21
  国家荣誉是以国家名义对那些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人士给予的最高评价。作为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最高奖励制度,国家荣誉制度对塑造公民的国家认同具有重要意义。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颁授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强化了公民的国家认同。国家荣誉制度通过融合颁授仪式,塑造文化认同;通过唤醒集体记忆,增进历史认同,继而强化了公民的文化性国家认同。国家荣誉制度包容公民身份、植根法律规范、融入制度体系,强化了身份认同、法律认同和制度认同,继而增强了公民的政治性国家认同。新时代应进一步发挥国家荣誉制度的精神引领和典型示范作用,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心聚力。 

【文章来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一、概念辨析
二、国家荣誉制度与文化性国家认同
    (一)国家荣誉制度融合颁授仪式,塑造文化认同
    (二)国家荣誉制度唤醒集体记忆,增强历史认同
三、国家荣誉制度与政治性国家认同
    (一)国家荣誉制度包容公民身份,强化身份认同
    (二)国家荣誉制度植根法律规范,促进法律认同
    (三)国家荣誉制度融入制度体系,强化制度认同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政治仪式建构国家认同的理论诠释与实践图景——以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活动为例[J]. 曾楠.  探索. 2019(03)
[2]论国家认同视域中的民族认同建构[J]. 吴玉军,付赵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9(01)
[3]国家认同建构的文化逻辑——基于国家象征视角的政治学分析[J]. 殷冬水.  学习与探索. 2016(08)
[4]领土认同:国家认同的基础——构建一种更完备的国家认同理论[J]. 周光辉,李虎.  中国社会科学. 2016(07)
[5]国家认同建构:基础要素与历史逻辑[J]. 暨爱民,彭永庆.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1)
[6]国家认同:全球化视野下的结构性分析[J]. 金太军,姚虎.  中国社会科学. 2014(06)
[7]现代国家认同建构的政治逻辑[J]. 林尚立.  中国社会科学. 2013(08)
[8]两种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的双元结构[J]. 肖滨.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1)



本文编号:33234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3234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7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