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德”的关系及其在培育现代公民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1-12-19 19:05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是道德在不同生活领域应用的具体化,是道德这个"共名"在不同生活领域的"别名"。它们彼此之间不仅在形式上有着相似乃至相同的德目,而且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家庭生活和个人生活本质上都是人的生活的共同组成部分。因此,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就有着理论上和实践中互通的可能性。现代公民培育的核心在发展公民的道德品质,以个人品德为逻辑起点,以家庭美德为价值始点,以职业道德为历史过渡,以社会公德为现实指向。
【文章来源】: 思想理论教育. 2020(01)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四德”的形式分殊性
二、“四德”的内在联系性
三、“四德”在培育现代公民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羊易牛”与仁慈美德 [J]. 童建军,马丽. 道德与文明. 2013(04)
[2]我们彼此亏欠什么——兼论道德哲学的理论限度 [J]. 周濂. 世界哲学. 2008(02)
[3]“私德外推即为公德”吗?——兼论梁启超的公德私德观 [J]. 程立涛,苏建勇.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2)
本文编号:3544905
【文章来源】: 思想理论教育. 2020(01)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四德”的形式分殊性
二、“四德”的内在联系性
三、“四德”在培育现代公民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羊易牛”与仁慈美德 [J]. 童建军,马丽. 道德与文明. 2013(04)
[2]我们彼此亏欠什么——兼论道德哲学的理论限度 [J]. 周濂. 世界哲学. 2008(02)
[3]“私德外推即为公德”吗?——兼论梁启超的公德私德观 [J]. 程立涛,苏建勇.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2)
本文编号:35449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544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