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学雷锋活动常态化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0 18:01

  本文关键词:学雷锋活动常态化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今年是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50周年,50年来,,共和国历尽沧桑、蓬勃发展,涌现出许许多多英雄楷模,但雷锋始终以其最鲜明、最平实、最感人的形象站在所有英雄楷模的最前面,雷锋精神在中国大地的广泛传颂,引领着这个时代的道德风尚,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一张承载着我们国家和民族道德的精神名片,人们总是期盼着每年的3月5日都能因雷锋精神高扬而给社会带来一片新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另一方面,在经济转型期,由于种种原因,社会许多领域包括道德领域的失范和断裂也客观存在,诸如缺乏信仰、见利忘义、诚信缺失、人性冷漠等不良现象,以及迷茫、焦虑和浮躁的情绪也日益蔓延,成为社会各方面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呼唤雷锋精神,希望通过学习雷锋,推动公平、正义和温情的和谐社会建设。多年来,我们每年都开展学雷锋活动,但是由于常态化工作做得不够,出现了民间流传的所谓学雷锋“三月来四月走”、“雷锋没户口”的现象。适应时代的呼唤和社会需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战略要求,这是党中央在科学分析我国社会思想道德建设新形势、顺应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新需求基础上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这一背景下,探讨如何实现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论文以探讨雷锋精神的内涵为切入点、分析了雷锋精神的形成条件、本质特点及其对我国社会产生的影响,阐述了新时期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文章剖析了当前我国学雷锋活动中存在的“非常态化”问题的症结所在,设计了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路径和方法。 文章认为,雷锋精神就是以雷锋的价值观为核心,以雷锋言行和事迹为载体的一种精神文化现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拥护社会主义的坚定政治立场和热爱党和国家的高尚爱国主义情操;第二,无私奉献的社会主义人生观和集体主义价值观;第三,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第四,立足本职,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雷锋精神既是雷锋个人对社会主义价值观实践的产物,也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客观需求,雷锋精神的本质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社会主义价值观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有机结合;崇高理想与务实作风的统一;时代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文章认为,50年来雷锋精神对我国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弘扬雷锋精神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和谐社会、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增强国家的软实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学雷锋活动缺乏持久性和常态化,为此文章从转变观念、丰富内涵、创新方法和营造社会环境四个方面入手,探索了在新时期实现学雷锋活动常态化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雷锋精神 学雷锋活动 常态化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48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第一章 绪论10-17
  • 1.1 选题背景10-11
  • 1.2 研究意义11-12
  • 1.3 研究现状12-14
  • 1.4 研究内容14-15
  • 1.5 研究方法15-16
  • 1.6 论文的创新点16-17
  • 第二章 雷锋精神的概述17-29
  • 2.1 雷锋精神的科学内涵17-18
  • 2.2 雷锋精神形成的条件18-22
  • 2.2.1 雷锋精神形成的主观条件19-20
  • 2.2.2 雷锋精神形成的客观条件20-22
  • 2.3 雷锋精神的本质特点22-23
  • 2.4 雷锋精神的影响及新时期弘扬雷锋精神的意义23-29
  • 2.4.1 雷锋精神对我国社会的影响23-25
  • 2.4.2 学雷锋活动在我国的发展及新时期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义25-29
  • 第三章 新时期学雷锋活动中存在的非常态化问题及成因分析29-35
  • 3.1 我国开展学习雷锋活动取得的成就29-31
  • 3.2 新时期开展学雷锋活动存在的突出问题31
  • 3.3 造成学雷锋活动“非常态化”问题的原因分析31-35
  • 3.3.1 学雷锋活动的观念落后32
  • 3.3.2 对雷锋精神内涵缺少时代解读32-33
  • 3.3.3 学雷锋活动的方式方法陈旧33
  • 3.3.4 学雷锋活动缺少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33-35
  • 第四章 新时期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路径与方法35-42
  • 4.1 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意义35-37
  • 4.2 实现学雷锋常态化的路径设计37-42
  • 4.2.1 转变开展学雷锋活动的观念37-38
  • 4.2.2 大力推进雷锋精神的时代化38
  • 4.2.3 创新学雷锋活动的方式方法38-40
  • 4.2.4 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40-42
  • 结语42-43
  • 参考文献43-45
  • 致谢45-46
  • 个人简历与科研情况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勇;学雷锋活动的历史回顾[J];道德与文明;1993年01期

2 朱合理 ,徐明蓉;关于雷锋精神的系统思考[J];道德与文明;1993年02期

3 梁慧超;雷锋精神与大学生思想道德培养[J];道德与文明;2004年04期

4 高梓铭;;雷锋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弘扬[J];党政干部学刊;2010年07期

5 王丽荣;从雷锋精神的宣传看榜样教育的重要性[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年06期

6 刘创成;当前开展学雷锋活动要解决的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年03期

7 刘书林,李树武;论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年04期

8 谢孝荣;试论雷锋精神的历史价值[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90年04期

9 袁为;;建国以来政治形象人物的塑造与传播——以雷锋为例的考察[J];黑河学刊;2008年02期

10 王锺陵;典型论在“十七年”及“文革”时期的演化与论争[J];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本文关键词:学雷锋活动常态化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52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552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6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