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价值观教育接受主体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2 11:24

  本文关键词:价值观教育接受主体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价值观教育领域中的接受主体因素研究是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学、伦理学、哲学等多学科知识,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和道德接受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并结合价值观教育接受的自身特点,深入、系统地研究价值观教育接受活动过程中接受主体因素的特点、结构和作用规律,提出价值观教育的接受主体因素的优化策略。本研究将揭示接受主体因素在价值观教育接受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探索影响价值观教育的接受主体因素的内涵、特征、结构与功能。对价值观教育接受过程中接受主体的需要、先在结构及非理性因素进行系统研究,探索其对价值观教育的影响作用。 具体而言,本研究除引言主要分五章进行。 第一章,接受理论的研究概述。对接受理论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重点是接受主体因素的研究成果分析。 第二章,价值观教育接受主体概述。在对接受、价值观教育接受、接受主体因素进行概念的梳理与厘定的基础上,明确接受主体因素在价值观教育接受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并进一步分析接受主体因素的特性。 第三章,价值观教育接受主体因素的结构要素。首先明确接受主体因素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主要包括接受主体的需要、先在结构、非理性因素等要素。在此基础上阐明接受主体因素各结构要素的涵义、特征及各构成成分的相互关系及作用。 第四章,价值观教育接受主体因素的功能。本章主要研究接受主体因素的结构要素对价值观教育的作用规律,即功能。在价值观教育接受活动中,需要起着重要的动力作用,是价值观教育接受的动力系统,驱动接受主体去积极主动地接受价值观教育。先在结构是接受活动的保障系统,对价值观教育接受活动起着加工、制约和导向的作用,保障价值观教育接受活动的顺利进行。非理性因素是接受活动的协调系统,对价值观教育接受活动起着调节、控制的作用。 第五章,优化价值观教育接受主体因素的策略。本章基于价值观教育接受主体因素的功能,提出优化接受主体因素的策略:激发并正确引导接受主体的需要;培养接受主体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持接受主体积极的心理状态和健康的思想情感。
【关键词】:接受主体因素 构成要素 功能 优化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引言7-9
  • 一、接受理论的研究概述9-13
  • (一) 西方学者关于接受理论的研究9-11
  • (二) 我国学者关于接受理论的研究11-13
  • 二、价值观教育接受主体概述13-20
  • (一) 接受的内涵13-15
  • (二) 价值观教育接受的内涵与特征15-17
  • (三) 价值观教育接受主体的地位及接受主体因素的特性17-20
  • 三、价值观教育接受主体因素的结构要素20-27
  • (一) 接受主体的需要20-22
  • (二) 接受主体的先在结构22-24
  • (三) 接受主体的非理性因素24-27
  • 四、价值观教育接受主体因素的功能27-33
  • (一) 接受主体的需要是价值观教育接受活动的动力系统27-29
  • (二) 接受主体的先在结构是价值观教育接受活动的保障系统29-30
  • (三) 接受主体的非理性因素是价值观教育接受活动的协调系统30-33
  • 五、优化价值观教育接受主体因素的策略33-38
  • (一) 激发并正确引导接受主体的需要33-35
  • (二) 培养接受主体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行为习惯35-36
  • (三) 保持接受主体积极的心理状态和健康的思想情感36-38
  • 结论38-39
  • 参考文献39-42
  • 后记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利锋;;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主体接受机制探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吴莉;张杰;廖桂芳;黄亚凝;;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心理接受机制研究文献综述[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廖桂芳;王延伟;;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心理接受机制的构建与运行[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黄彦华;;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环境——情绪与情感[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5 李忠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接受机制探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6 陈成文;高小枚;;回顾与评价: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的研究进展[J];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7 丁东宇,王正,马兆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主体性因素分析[J];黑龙江财专学报;2000年03期

8 柳媛;接受美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问题[J];思想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9 李芳云,张世欣;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机理与接受过程[J];探索;2004年04期

10 赵野田;彭丽萍;;浅析素质教育的前提性理论问题及出路[J];思想教育研究;2013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丽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价值观教育接受主体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96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596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f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