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论中国社会转型期的诚信缺失与构建

发布时间:2017-05-12 15:21

  本文关键词:论中国社会转型期的诚信缺失与构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会议上所决定的改革开放,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模式,包括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随后,中国便逐渐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触须便伸到了中国社会的各个角落。从此之后中国的社会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尤其是表现在社会结构方面,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期正式到来。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是一个具有震撼性的社会整体的大变迁。转型之后的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的整体面貌为之焕然一新。 国际社会所大力提倡的世界全球化趋势和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的驱使之下,使中国社会转型处于一个开放的社会系统。而中国不变的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又决定了旧体制的解体和新体制的建立必须是一个同步过程。所有的这些内在的以及外在的因素共同决定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国家使得市场自由开放,中国的市场经济也有了其不同寻常的特点,人民的生活相比以往也有上了一个大的台阶。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在市场经济的自主利益驱动下,不同的社会主体则出现了违背社会准则甚至是道德规则的情况,以便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具体到社会生产实践过程中,则产生了诚信缺失等现象,这种现象在企业、个人和政府三个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首先,企业将自身赊欠债务视为理所当然,对银行的贷款久借不还,为了自身利润制造假冒伪劣的商品。并且在雇佣员工的同时,不能按时给付员工薪水。对外宣传产品时故意夸大,对内为逃税避税在财务上面进行隐瞒等等。其次,有的社会群体透支信用卡,不及时还账,甚至直接拖欠银行贷款。高校中的学生不诚信行为时有发生,考试使用各种手段蒙混过关,毕业时则用虚假的成绩来欺骗单位。最后,机关政府为了自身利益,滥用手中职权,不惜建造许多的豆腐渣国家工程,导致出现了重大的事故,但是却不去处理事故,使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损失。 对于在不同领域出现的诚信缺失问题,不仅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信任问题,污染了社会风气。更是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了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毁坏改革的发展进程。信用作为社会正常运行的最基本的保证,不仅要维护市场经济运行的正常秩序,更是维持市场主体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保证。在此情况下,党领导人也一再指出,“要在全社会强化信用意识,加强公民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建立严格的信用制度,规范契约关系。各类经济主体都要守法经营。依法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偷税漏税、经济欺诈、恶意逃避债务等行为,创造良好的市场秩序。”可以看出,建立和完善规范的社会信用体系,整治市场秩序,净化市场风气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中的一项关键性的工程。 因此在本文中,主要从企业、政府、个人三个方面来分析我国转型期当中诚信缺失现象以及对这些现象的原因探讨,最后提出解决处理的对策。从而更好的在中国转型的关键时期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进而在我国当前市场经济中树立诚信的观念,灌输诚信的精神、培育诚信的文化,构建诚信体系。更好地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关键词】:社会转型 诚信 诚信治理 诚信缺失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4
【目录】:
  • 摘要3-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15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2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12-15
  • 第二章 社会转型的意义以及我国当前的社会转型15-19
  • 2.1 社会转型的多方面理解15
  • 2.2 中国当前的社会转型15-19
  • 第三章 诚信的概念与内涵19-23
  • 3.1 中国古代学者赋予诚信的涵义19-21
  • 3.2 现代社会赋予诚信的新内涵21-23
  • 3.2.1 企业诚信的内涵21-22
  • 3.2.2 政府诚信的内涵22
  • 3.2.3 个人诚信的内涵22-23
  • 第四章 我国社会转型期诚信缺失的现状原因以及探讨分析23-41
  • 4.1 中国转型期的诚信缺失23
  • 4.2 我国社会转型期诚信缺失的现象23-32
  • 4.2.1 我国企业诚信缺失的现状及危害23-29
  • 4.2.2 我国政府诚信缺失的表现29-31
  • 4.2.3 个人诚信缺失的表现31-32
  • 4.3 我国转型期诚信缺失现象的原因分析32-41
  • 4.3.1 计划经济的思维惯性32-33
  • 4.3.2 习俗等非正式制度对人们约束力的减弱33-35
  • 4.3.3 社会中市场经济的现代理性的充斥35-36
  • 4.3.4 没有健全制度保障的社会36-41
  • 第五章 我国社会转型期诚信的重新构建措施41-55
  • 5.1 在市场与企业方面41-43
  • 5.1.1 增加信息的公开度,使市场透明化41-42
  • 5.1.2 建立社会个体的信用评级系统,完善市场活动的传递机制42
  • 5.1.3 健全法律体系,规范信用秩序42
  • 5.1.4 国家直接参与信用的监管42-43
  • 5.2 个人诚信的构建43-48
  • 5.2.1 在社会个体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卓有成效的诚信教育44
  • 5.2.2 改变道德教育模式44-46
  • 5.2.3 抓住重点人群进行诚信教育46
  • 5.2.4 教育及教育者诚信形象的树立和重新建立46-47
  • 5.2.5 定期开展诚信的教育活动47
  • 5.2.6 建立个人诚信制度标准化47-48
  • 5.3 政府诚信体系的构建48-55
  • 5.3.1 政府角色的重新定位49-50
  • 5.3.2 合理分权50-51
  • 5.3.3 建立政务公开制度51-53
  • 5.3.4 彻底改变政府的管理模式53-54
  • 5.3.5 通过法律来限制政治权力54-55
  • 结语55-57
  • 参考文献57-61
  • 致谢61-6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邓江霞;诚信缺失的道德教育和制度建设[J];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郑日金;张善平;;教育更要讲诚信[J];教育与职业;2002年11期

3 王灿楠;丛宁;刘沛;舒华嵩;;关于大学生考试作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1年03期

4 高兆明;信任危机的现代性解释[J];学术研究;2002年04期


  本文关键词:论中国社会转型期的诚信缺失与构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01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601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1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