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道德法律化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2 19:09
本文关键词:社会主义道德法律化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一直以来,道德与法律问题都是中外学者们所研究的热点。两者之间既有外在的联系,又有内在的共性,它们是社会的两大主要调控手段,其作用及意义更是显而易见。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社交关系的日益复杂,道德法律化显然已成为法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 自道德法律化这一主张提出后,学术界便饱受争议。大多数学者持赞成的态度,但也有人持反对意见。赞成者论证其有充足的理论依据,在社会主义的法制实践中,道德法律化更是早已有所体现。反对者认为道德法律化不符合常理,道德对法律的过度渗透,会使法律失去自身的客观性。更有学者坚称,道德和法律本就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规范,彼此之间要有距离,岂能相互转化。 众所周知,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是经济领域,且社会的各个领域,均出现道德滑坡的现象。我们不禁追问,往昔的“雷锋精神”真的没有了?如若一个国家没有道德力量的支撑,断不能成为受人尊重的国家。我们必须警醒的认识到,当前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文化建设,特别是道德文化建设,有必要提高到与经济建设、法制建设等比肩的台面上,反之,,道德滑坡所酿造的苦果终有我们品尝。于是,将道德法律化这一问题拿来研究,以此辩证其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可行性。 本文以“道德法律化”为主题进行论述,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论证道德法律化的基本理论,了解道德法律化的辩证关系、概念、界定、作用、意义及其基本内容。第二部分讨论道德法律化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参照现行法制体系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战略方针,更结合生活实际提炼其理论与实践的价值。第三部分介绍道德法律化产生的背景与现状,概括社会主义道德法律化的进程,质疑当前社会主义道德法律化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分析道德法律化的必要性及可能性,解析道德法律化可能的本质要求、内在需求、学理基础及现实条件。第五部分比照国外道德法律化的研究成果,反思其对我国道德法律化进程的启示。第六部分提出实现社会主义道德法律化的具体建议,以家庭伦理道德、行业立法和职业道德规范及社会生活领域等三方面制度建设进行剖析,全方位辨析道德法律化实施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道德法律化 依法治国 以德治国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0.4;D6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3
- 一、 道德法律化的基本理论13-19
- (一) 道德与法律的辩证关系13-14
- (二) 道德法律化的理论概况14-16
- (三) 道德法律化的基本内容16-19
- 二、 道德法律化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19-23
- (一) 道德法律化问题的理论价值19-21
- (二) 道德法律化问题的现实意义21-23
- 三、 社会主义道德法律化产生的背景及现状23-27
- (一) 社会主义道德法律化的进展23-24
- (二) 当前社会主义道德法律化存在的问题24-27
- 四、 社会主义道德法律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27-34
- (一) 道德法律化是人类道德观念和法律制度发展的本质要求27-28
- (二) 道德法律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需求28-29
- (三) 道德法律化可能性的学理基础29-31
- (四) 道德法律化可能性的现实条件31-34
- 五、 国外道德法律化的理论与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34-38
- (一) 国外道德法律化理论方面的成果34-36
- (二) 国外道德法律化实践方面的成果36-38
- 六、 实施社会主义道德法律化的建议38-42
- (一) 强化家庭伦理道德的制度建设38-39
- (二) 强化行业立法和职业道德规范的建设39-40
- (三) 加强社会生活领域的制度建设40-42
- 结束语42-43
- 参考文献43-45
- 后记4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哲;;对“见死不救”的法理学再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2 程明;;试论道德的法律化及其限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黄世虎,胡浩飞;道德法律化:当前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J];长白学刊;2001年03期
4 刘佳;道德法律化及其局限性[J];道德与文明;1999年05期
5 王胜利;对新加坡公民道德建设的思考[J];道德与文明;2002年04期
6 范进学;论道德法律化与法律道德化[J];法学评论;1998年02期
7 王文;浅析行业协会的作用[J];国际公关;2005年04期
8 徐桂兰;;道德法律化的新思考[J];道德与文明;2012年04期
9 沈敏荣;论法律强制与道德重建[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10 刘新生;国外道德教育的走向及其启示[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本文关键词:社会主义道德法律化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05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60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