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视域下青海农村的孝道观念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07 12:27
在悠久的中华文明之中,传统道德是丰富文明宝库中的重要内容。其中有一项及其重要的品德就是“孝”。一些学者认为“孝”是中国文化最突出的特色,也有一些学者甚至认为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视为“孝”的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社会的进步,“孝”正经历着一种文化的变迁,其内涵也逐渐发生了改变,传统的“孝”在社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下发生着潜移默化的转变。本文在新时代视域下以“双元孝道”视角讨论“孝”文化在当代青海农村的现状。文章以青海农村区域文化特征为切入点,以青海农村传统养老文化以及青海农村“孝道”现状调查数据分析为研究基础,以双元孝道理论、文化变迁理论、代际支持理论等相关理论为研究依据,以实际调查研究丰富和充实当代孝道观念的内涵,以传统文化优秀部分为指引,探索传统哲学观念的现代化发展。经过研究分析发现:由于目前青海的经济还不发达,所以权威性孝道的影响较为显著。但在现代亲子关系上,农村家庭养老中出现了长幼无序、啃老、虐老、弃老等现象。这种传统观念与现代养老现象之间冲突的出现,表明了单向的由父及子的传统社会教化的危机,以及农村养老文化的真空地带产生。我们需塑造适应现代社会的新孝道,用哲学理论指导实践,探索解决...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
二、选题的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特色及创新
五、写作思路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相关理论概念界定及理论阐释
第一节 概念厘定
一、“新时代”内涵与文化建设特点
二、“孝”概念释义
三、“孝道”的界定
第二节 理论内涵
一、双元孝道理论
二、文化变迁理论
三、代际支持理论
第二章 青海农村传统孝道文化
第一节 青海农村传统文化
一、青海农村文化形成背景
二、青海农村文化特征
第二节 青海农村“孝道”文化
一、青海农村传统养老观念
二、青海农村传统养老方式
第三章 青海农村“孝道”现状分析
第一节 经济因素对农村“孝道”的影响
一、金钱的给予
二、实物的给予
第二节 赡养方式对农村“孝道”的影响
一、身体的照料
二、家务的照料
第三节 情感因素对农村“孝道”的影响
一、家庭归属感的重构
二、心灵的慰藉
第四章 解决农村养老的路径
第一节 建构新时代孝道观念
一、重塑“孝道”观念
二、加强对新时代孝道文化的宣传
三、拓展新时代孝道教育的渠道
第二节 夯实新时代孝道养老的经济基础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养老基石
二、落实扶贫政策,提升行孝能力
第三节 加强新时代孝道养老的体系建设
一、推进农村养老多元化发展
二、加强农村养老法制化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留住乡愁是以人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的显著特色——评刘沛林新著《留住乡愁》[J]. 陆大道. 地理学报. 2017(10)
[2]双元孝道、祖孙关系与老人刻板印象的关系[J]. 李启明,陈志霞,徐海燕.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6(04)
[3]农村养老视域中传统孝道文化的固本与开新[J]. 张坤,胡建. 理论导刊. 2015(10)
[4]双元孝道观念及其对家庭养老的影响——基于2006东亚社会调查的实证分析[J]. 郝明松,于苓苓. 青年研究. 2015(03)
[5]传统村落的困境与出路——兼谈传统村落是另一类文化遗产[J]. 冯骥才. 民间文化论坛. 2013(01)
[6]父母教养方式与双元孝道、普遍尊老的关系[J]. 李启明,陈志霞. 心理科学. 2013(01)
[7]中国传统孝文化对当代农村居家养老的作用研究[J]. 肖蕾.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3(01)
[8]农村家庭养老中的孝文化缺失解析[J]. 田丽媛. 当代青年研究. 2012(10)
[9]孝道双元模型理论之心理学述评[J]. 张立鹏. 社会心理科学. 2012 (08)
[10]家庭养老支持政策的国外镜鉴[J]. 李小健. 中国人大. 2012(14)
博士论文
[1]当代中国乡村孝文化建设研究[D]. 孙志勇.河北师范大学 2017
[2]近代以来中国人孝观念的嬗变[D]. 何日取.南京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孝道在我国农村养老中功能弱化的原因及对策[D]. 温晓艳.中北大学 2017
[2]中美两国孝道伦理教育比较研究[D]. 孙慧娟.太原科技大学 2017
[3]当代农村老年人的孝道观念与对子女孝行为评价研究[D]. 路佳.华中农业大学 2016
[4]婆媳关系中的孝与孝道[D]. 张妍.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6
[5]孝文化视角下农村养老问题探究[D]. 朱言涛.云南大学 2015
[6]陕南贫困山区农村养老问题研究[D]. 张洋彪.西北大学 2014
[7]和谐社会视角下孝道在农村养老中的作用问题研究[D]. 杨喜英.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
[8]从社会性别角度看农村养老问题[D]. 章敏敏.中共中央党校 2012
[9]以人为本视阈下的农村养老问题研究[D]. 李辛.渤海大学 2012
[10]老龄化趋势下农村养老问题思考[D]. 邓小铭.湖南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656418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
二、选题的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特色及创新
五、写作思路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相关理论概念界定及理论阐释
第一节 概念厘定
一、“新时代”内涵与文化建设特点
二、“孝”概念释义
三、“孝道”的界定
第二节 理论内涵
一、双元孝道理论
二、文化变迁理论
三、代际支持理论
第二章 青海农村传统孝道文化
第一节 青海农村传统文化
一、青海农村文化形成背景
二、青海农村文化特征
第二节 青海农村“孝道”文化
一、青海农村传统养老观念
二、青海农村传统养老方式
第三章 青海农村“孝道”现状分析
第一节 经济因素对农村“孝道”的影响
一、金钱的给予
二、实物的给予
第二节 赡养方式对农村“孝道”的影响
一、身体的照料
二、家务的照料
第三节 情感因素对农村“孝道”的影响
一、家庭归属感的重构
二、心灵的慰藉
第四章 解决农村养老的路径
第一节 建构新时代孝道观念
一、重塑“孝道”观念
二、加强对新时代孝道文化的宣传
三、拓展新时代孝道教育的渠道
第二节 夯实新时代孝道养老的经济基础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养老基石
二、落实扶贫政策,提升行孝能力
第三节 加强新时代孝道养老的体系建设
一、推进农村养老多元化发展
二、加强农村养老法制化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留住乡愁是以人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的显著特色——评刘沛林新著《留住乡愁》[J]. 陆大道. 地理学报. 2017(10)
[2]双元孝道、祖孙关系与老人刻板印象的关系[J]. 李启明,陈志霞,徐海燕.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6(04)
[3]农村养老视域中传统孝道文化的固本与开新[J]. 张坤,胡建. 理论导刊. 2015(10)
[4]双元孝道观念及其对家庭养老的影响——基于2006东亚社会调查的实证分析[J]. 郝明松,于苓苓. 青年研究. 2015(03)
[5]传统村落的困境与出路——兼谈传统村落是另一类文化遗产[J]. 冯骥才. 民间文化论坛. 2013(01)
[6]父母教养方式与双元孝道、普遍尊老的关系[J]. 李启明,陈志霞. 心理科学. 2013(01)
[7]中国传统孝文化对当代农村居家养老的作用研究[J]. 肖蕾.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3(01)
[8]农村家庭养老中的孝文化缺失解析[J]. 田丽媛. 当代青年研究. 2012(10)
[9]孝道双元模型理论之心理学述评[J]. 张立鹏. 社会心理科学. 2012 (08)
[10]家庭养老支持政策的国外镜鉴[J]. 李小健. 中国人大. 2012(14)
博士论文
[1]当代中国乡村孝文化建设研究[D]. 孙志勇.河北师范大学 2017
[2]近代以来中国人孝观念的嬗变[D]. 何日取.南京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孝道在我国农村养老中功能弱化的原因及对策[D]. 温晓艳.中北大学 2017
[2]中美两国孝道伦理教育比较研究[D]. 孙慧娟.太原科技大学 2017
[3]当代农村老年人的孝道观念与对子女孝行为评价研究[D]. 路佳.华中农业大学 2016
[4]婆媳关系中的孝与孝道[D]. 张妍.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6
[5]孝文化视角下农村养老问题探究[D]. 朱言涛.云南大学 2015
[6]陕南贫困山区农村养老问题研究[D]. 张洋彪.西北大学 2014
[7]和谐社会视角下孝道在农村养老中的作用问题研究[D]. 杨喜英.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
[8]从社会性别角度看农村养老问题[D]. 章敏敏.中共中央党校 2012
[9]以人为本视阈下的农村养老问题研究[D]. 李辛.渤海大学 2012
[10]老龄化趋势下农村养老问题思考[D]. 邓小铭.湖南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6564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656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