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江苏省淮安市纳税信用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19 15:2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中,税收受到法律与道德的双重约束,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今天,反映征纳双方信任的纳税信用出现在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根据2017年相关数据统计,淮安市整体中高等风险纳税人较多,税务机关应对人员较少,平均应对能力不足,进入实质应对环节,纳税人往往能够通过自查完成主要税款申报。税法遵从度低,而纳税人较多,与税务机关工作人员数量不足,征管水平参差不齐、整体不高的矛盾日益突出,税务机关所承担的税收征管压力逐渐增大。加强纳税信用管理刻不容缓,通过对纳税人进行信用分级,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减轻对纳税人的偷逃税款行为事后风险应对压力,逐步提升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完善的纳税信用管理将在全社会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使纳税人自觉维护自身纳税信用,从源头上减少税款流失。国内外的课题研究更多侧重于税收信用管理理论,不能够很好地联系税务机关纳税信用管理的实践,关于如何加强纳税管理建设的研究论文甚少。在相关税收信用管理理论的指导下,本文将站在税务机关的角度,紧密结合淮安市纳税信用管理实践,查找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纳税信用管理的对策,为完善纳税信用管理提供参考。以淮安市纳税信用管理为例,分...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信用
        2.1.2 纳税
        2.1.3 纳税信用管理
    2.2 理论基础
        2.2.1 契约论
        2.2.2 博弈论
第3章 江苏省淮安市纳税信用管理现状分析
    3.1 淮安市纳税信用管理现状
        3.1.1 淮安市纳税信用信息采集
        3.1.2 淮安市纳税信用评价流程
        3.1.3 淮安市纳税信用结果确定标准
        3.1.4 淮安市纳税信用评价结果发布
        3.1.5 淮安市纳税信用评价结果的应用情况
        3.1.6 淮安市2017年度纳税信用结果分析
    3.2 淮安市纳税信用管理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3.2.1 纳税信用管理立法层次较低
        3.2.2 诚信纳税意识淡薄
        3.2.3 纳税信用信息采集相对落后
        3.2.4 纳税信用评价系统不够完善
        3.2.5 评价指标不科学
        3.2.6 纳税信用评价结果运用有待提高
        3.2.7 动态管理缺乏时效性
    3.3 淮安市纳税信用管理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缺乏对于纳税信用管理的整体规划
        3.3.2 纳税信用发展相对不足
        3.3.3 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
        3.3.4 纳税信用评价系统的服务器分设
        3.3.5 指标设置与实际情况联系不够紧密
        3.3.6 结果运用缺少影响力
        3.3.7 以固定年度为周期开展纳税信用评价
第4章 国外纳税信用管理的经验借鉴
    4.1 国外纳税信用管理概况
        4.1.1 美国纳税信用管理模式
        4.1.2 加拿大纳税信用管理模式
        4.1.3 日本纳税信用管理模式
        4.1.4 英国的纳税信用管理模式
    4.2 经验借鉴
        4.2.1 完善的立法保障纳税信用管理
        4.2.2 提供优质纳税服务
        4.2.3 建立纳税信用中介服务机构
        4.2.4 纳税信用信息的开放共享
        4.2.5 重视纳税信用评价结果运用
第5章 完善江苏省淮安市纳税信用管理的对策分析
    5.1 做好纳税信用管理顶层设计
        5.1.1 编制纳税信用体系建设专项中长期规划纲要
        5.1.2 提高税收立法层次
        5.1.3 补齐纳税信用立法短板
    5.2 增强诚信纳税意识
        5.2.1 纳税人树立正确的税收责任观
        5.2.2 税务机关落实纳税服务举措
        5.2.3 规范政府用税行为
    5.3 改进纳税人信用信息采集方法
        5.3.1 建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5.3.2 实施动态信息监控
        5.3.3 自动推送非经常性信息采集任务
    5.4 完善纳税信用评价平台
        5.4.1 建立统一纳税信用评价平台
        5.4.2 修改取数口径
        5.4.3 按照评价流程系统岗位
    5.5 合理设置评价指标
        5.5.1 明确指标口径
        5.5.2 增加非税指标
    5.6 强化纳税信用评价结果应用
        5.6.1 增强守信激励
        5.6.2 加大失信惩戒
        5.6.3 提高纳税信用社会认可度
    5.7 实施纳税信用动态化管理
        5.7.1 动态调整纳税信用
        5.7.2 增加D级预警机制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区域纳税信用体系构建研究[J]. 张肃.  中国市场. 2017(08)
[2]关于我国纳税信用建设的研究[J]. 肖春明.  现代管理科学. 2017(03)
[3]中小微企业融资方式创新:纳税信用贷款[J]. 陈立,李然.  财会通讯. 2017(02)
[4]关于纳税信用评价结果应用的探讨[J]. 李苹,张宝磊.  知识经济. 2016(23)
[5]“互联网+”纳税信用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国际借鉴[J]. 广西国家税务局课题组,杨辉,霍军,秦大磊.  经济研究参考. 2016(59)
[6]纳税信用与社会信用体系的融合[J]. 唐晓鹰,孙振华,王树韧,陈忠.  税务研究. 2016(10)
[7]大数据环境下中小企业纳税信用评价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探讨[J]. 林玲.  经济界. 2016(04)
[8]我国税收流失的测算分析与治理对策探讨[J]. 贾绍华.  会计之友. 2016(13)
[9]“互联网+”环境下的纳税信用建设[J]. 李方.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 2016(02)
[10]纳税信用建设的国际经验与启示[J]. 任梦华,巫晓帅,徐小琴.  中国财政. 2015(22)

硕士论文
[1]浙江税收信用体系建设研究[D]. 史陈颖.四川师范大学 2017
[2]加强纳税信用管理研究[D]. 郑丰.江西财经大学 2017
[3]江西省纳税信用体系建设研究[D]. 付毅.江西财经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6636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6636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2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