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家风创造性转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5-02-11 19:57
传统家风的核心价值是塑造利家利国的正向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和理想信念。但随着社会转型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传统家风的生存土壤发生巨大改变,因其未能适时适应现代社会实现内在革新,导致这种核心价值被雪藏于中国的文化传统之中。为激活传统家风育人、感人、服人、化人的现代价值,必须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一方面,就理论层面而言,创造性转化传统家风的过程,就是在立足历史语境和时代发展诉求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引领,促使传统家风创造性转化成为能够与现代社会风气有效对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家风,进而激活其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新时代思想道德建设、加强新时代理想信念教育等方面的独特价值。另一方面,从实践角度出发,必须对传统家风传承和创造性转化的现状进行梳理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转化路径。首先,要遵循政治性和文化性、历史性和时代性、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以保证创造性转化传统家风的科学性、系统性和适用性。其次,要将文化人才、领导干部、父母子女等家风创造性转化主体之间存在的各式各样的个体力量与组合力量发挥到极致。再次,要合理运用理性阐释与情感阐发并重、融合...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华传统家风创造性转化概述
1.1 传统家风创造性转化的内涵界定
1.1.1 传统家风的内涵
1.1.2 创造性转化的提出与内涵
1.1.3 传统家风创造性转化的基本内涵
1.2 传统家风创造性转化的核心特点
1.2.1 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
1.2.2 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1.3 传统家风创造性转化的理论基础与借鉴
1.3.1 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作为指导基础
1.3.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基础
1.3.3 以社会文化人类学理论作为伦理借鉴
1.4 传统家风创造性转化的现实意义
1.4.1 有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4.2 有助于推进新时代思想道德建设
1.4.3 有益于加强新时代理想信念教育
第二章 中华传统家风创造性转化的主要内容
2.1 起家修身之道
2.1.1 耕读明理与志存高远
2.1.2 勤俭自强与廉洁进德
2.1.3 动静养生与忠义报国
2.2 安家睦亲之法
2.2.1 以德相交和妻贤夫安
2.2.2 父慈子孝和兄友弟恭
2.3 兴家处世之则
2.3.1 审慎择交与亲贤远佞
2.3.2 明礼诚信与忠厚待人
2.3.3 和睦乡邻与乐善好施
第三章 中华传统家风传承和创造性转化的现状分析
3.1 传统家风传承和创造性转化取得的进展
3.1.1 党和政府以治国理政的高度推动家风建设
3.1.2 各级媒体以融合传播的方式唤醒家风记忆
3.1.3 社会各界以转化发展的思维创建家风活动
3.2 传统家风传承和创造性转化存在的问题
3.2.1 部分家庭承习和转化传统家风的意识淡薄
3.2.2 传统家风的优秀内容在一些家庭发生变异
3.2.3 言传身教为主线的传承方式逐渐遭到忽视
3.3 传统家风传承和创造性转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社会转型发展和家庭结构变化的影响
3.3.2 市场经济负面效应和不良世风的影响
3.3.3 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复杂化带来的挑战
第四章 中华传统家风创造性转化的实现路径
4.1 遵循传统家风创造性转化的基本原则
4.1.1 政治性和文化性相结合的原则
4.1.2 历史性和时代性相结合的原则
4.1.3 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
4.2 强化传统家风创造性转化的主体力量
4.2.1 提升文化人才在转化家风中的引领力
4.2.2 增强领导干部在转化家风中的模范力
4.2.3 培养父母子女在转化家风中的践行力
4.3 运用传统家风创造性转化的有效方法
4.3.1 运用理性阐释与情感阐发并重的方法
4.3.2 运用融合宣传与协同育人并行的方法
4.3.3 运用道德约束与法律保障并举的方法
4.4 优化传统家风创造性转化的载体功能
4.4.1 激活两微一端在转化家风中的载体功能
4.4.2 强化仪式礼仪在转化家风中的载体功能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本文编号:4033774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华传统家风创造性转化概述
1.1 传统家风创造性转化的内涵界定
1.1.1 传统家风的内涵
1.1.2 创造性转化的提出与内涵
1.1.3 传统家风创造性转化的基本内涵
1.2 传统家风创造性转化的核心特点
1.2.1 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
1.2.2 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1.3 传统家风创造性转化的理论基础与借鉴
1.3.1 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作为指导基础
1.3.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基础
1.3.3 以社会文化人类学理论作为伦理借鉴
1.4 传统家风创造性转化的现实意义
1.4.1 有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4.2 有助于推进新时代思想道德建设
1.4.3 有益于加强新时代理想信念教育
第二章 中华传统家风创造性转化的主要内容
2.1 起家修身之道
2.1.1 耕读明理与志存高远
2.1.2 勤俭自强与廉洁进德
2.1.3 动静养生与忠义报国
2.2 安家睦亲之法
2.2.1 以德相交和妻贤夫安
2.2.2 父慈子孝和兄友弟恭
2.3 兴家处世之则
2.3.1 审慎择交与亲贤远佞
2.3.2 明礼诚信与忠厚待人
2.3.3 和睦乡邻与乐善好施
第三章 中华传统家风传承和创造性转化的现状分析
3.1 传统家风传承和创造性转化取得的进展
3.1.1 党和政府以治国理政的高度推动家风建设
3.1.2 各级媒体以融合传播的方式唤醒家风记忆
3.1.3 社会各界以转化发展的思维创建家风活动
3.2 传统家风传承和创造性转化存在的问题
3.2.1 部分家庭承习和转化传统家风的意识淡薄
3.2.2 传统家风的优秀内容在一些家庭发生变异
3.2.3 言传身教为主线的传承方式逐渐遭到忽视
3.3 传统家风传承和创造性转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社会转型发展和家庭结构变化的影响
3.3.2 市场经济负面效应和不良世风的影响
3.3.3 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复杂化带来的挑战
第四章 中华传统家风创造性转化的实现路径
4.1 遵循传统家风创造性转化的基本原则
4.1.1 政治性和文化性相结合的原则
4.1.2 历史性和时代性相结合的原则
4.1.3 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
4.2 强化传统家风创造性转化的主体力量
4.2.1 提升文化人才在转化家风中的引领力
4.2.2 增强领导干部在转化家风中的模范力
4.2.3 培养父母子女在转化家风中的践行力
4.3 运用传统家风创造性转化的有效方法
4.3.1 运用理性阐释与情感阐发并重的方法
4.3.2 运用融合宣传与协同育人并行的方法
4.3.3 运用道德约束与法律保障并举的方法
4.4 优化传统家风创造性转化的载体功能
4.4.1 激活两微一端在转化家风中的载体功能
4.4.2 强化仪式礼仪在转化家风中的载体功能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本文编号:40337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4033774.html
上一篇:自我效能感与道德创造力的关系:创造性动机的中介与调节作用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