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精神及其在西藏高校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5-05-05 01:51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培育、继承和发展起来的,它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强大精神动力,它也是新时代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精神动力。实现西藏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篇章。新时代加强西藏高校中华民族精神教育是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的必然要求,是实现西藏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应有之义,是实现西藏高校立德树人培养目标的要求,是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需要。本文第一部分从中华民族精神定义、基本特征、时代价值三个方面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进行阐释。本文第二部分论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实践形式。将不同历史时期的民族精神具体表现形式分为了五个历史时期分别进行论述。不同历史时期的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形式,都既贯穿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形态,又展示着不同的历史时期独具特色的时代精神,伟大民族精神基本形态和不同历史阶段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呈现出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厚重感和丰富多彩的历史画面。本文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西藏高校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实践现状。既对西藏高校的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总结,也对该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探讨,例如,...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
第一章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
1.1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1.1.1 中华民族
1.1.2 中华民族精神
1.2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特征
1.2.1 中华民族精神的民族性
1.2.2 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发展性
1.2.3 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传承性
1.2.4 中华民族精神的自觉能动性
1.2.5 中华民族精神的开放包容性
1.3 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价值
1.3.1 中华民族精神是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的精神支撑
1.3.2 中华民族精神是实现各民族团结,铸牢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根基
1.3.3 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文明繁荣发展的精神动力
1.3.4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决胜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
第二章中华民族精神的实践分析
2.1 中国古代中华民族精神表现形式
2.2 中国近代中华民族精神表现形式
2.3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华民族精神表现形式
2.4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表现形式
2.5 十八大以来中华民族精神表现形式
第三章西藏高校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现状分析
3.1 加强西藏高校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性
3.1.1 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的必然要求
3.1.2 实现西藏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应有之义
3.1.3 实现西藏高校立德树人培养目标的要求
3.1.4 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需要
3.2 西藏高校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取得的成效
3.2.1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华民族精神教育
3.2.2 西藏高校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主渠道
3.2.3 西藏高校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课外保障
3.2.4 西藏高校学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中华民族精神
3.3 西藏高校中华民族精神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3.3.1 课堂教学效果不太理想
3.3.2 校园文化氛围不够浓厚
3.3.3 社会实践活动覆盖面不广
3.3.4 先进典型引领作用不够突出
3.3.5 党团组织引导作用不明显
3.4 西藏高校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4.1 社会因素分析
3.4.2 教师队伍因素分析
3.4.3 学生主观因素分析
第四章加强西藏高校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对策建议
4.1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4.2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
4.3 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
4.4 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
4.5 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政治保障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本文编号:4042935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
第一章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
1.1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1.1.1 中华民族
1.1.2 中华民族精神
1.2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特征
1.2.1 中华民族精神的民族性
1.2.2 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发展性
1.2.3 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传承性
1.2.4 中华民族精神的自觉能动性
1.2.5 中华民族精神的开放包容性
1.3 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价值
1.3.1 中华民族精神是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的精神支撑
1.3.2 中华民族精神是实现各民族团结,铸牢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根基
1.3.3 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文明繁荣发展的精神动力
1.3.4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决胜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
第二章中华民族精神的实践分析
2.1 中国古代中华民族精神表现形式
2.2 中国近代中华民族精神表现形式
2.3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华民族精神表现形式
2.4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表现形式
2.5 十八大以来中华民族精神表现形式
第三章西藏高校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现状分析
3.1 加强西藏高校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性
3.1.1 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的必然要求
3.1.2 实现西藏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应有之义
3.1.3 实现西藏高校立德树人培养目标的要求
3.1.4 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需要
3.2 西藏高校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取得的成效
3.2.1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华民族精神教育
3.2.2 西藏高校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主渠道
3.2.3 西藏高校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课外保障
3.2.4 西藏高校学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中华民族精神
3.3 西藏高校中华民族精神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3.3.1 课堂教学效果不太理想
3.3.2 校园文化氛围不够浓厚
3.3.3 社会实践活动覆盖面不广
3.3.4 先进典型引领作用不够突出
3.3.5 党团组织引导作用不明显
3.4 西藏高校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4.1 社会因素分析
3.4.2 教师队伍因素分析
3.4.3 学生主观因素分析
第四章加强西藏高校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对策建议
4.1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4.2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
4.3 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
4.4 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
4.5 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政治保障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本文编号:40429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4042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