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雷锋精神对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与弘扬
发布时间:2017-06-01 15:20
本文关键词:论雷锋精神对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与弘扬,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大力弘扬雷锋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就必须全面把握雷锋精神的精髓,深入挖掘雷锋精神的实质。 雷锋精神诞生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和中国共产党的培育下产生的,雷锋精神闪烁着党性的光辉,它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对人民充满无限深情,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集中表现为无私奉献、刻苦学习、严于律己等优良品质。诚然,任何一种精神的产生与发展,都不可能完全脱离本国的传统文化而独立存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以及民族传统文化自身具有的批判精神使得具有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雷锋精神对民族传统文化优秀遗产也具有批判继承的性质。传统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优秀成分,但其仍带有根深蒂固的封建主义烙印。雷锋精神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共产党的指导下,批判了传统社会的民本思想、勤学苦读以及修身养性,去除其封建性,并对其进行继承与弘扬,将其发展为符合当今时代发展步伐、具有高度凝聚力、营造良好社会道德风尚、提高人们思想道德素质的无私奉献精神、刻苦学习精神以及严于律己精神。 研究雷锋精神与民族传统文化优秀遗产的联系,深入挖掘雷锋精神与民族传统文化优秀遗产的传承关系,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对雷锋精神的认识与理解。探析雷锋精神对民族传统文化优秀遗产的批判继承与弘扬,不仅能彰显雷锋精神的深厚文化底蕴,更能展现其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凸显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深刻论证雷锋精神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将赋予传统文化最新的时代意义和理论高度,而雷锋精神将在批判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并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升华和超越,使雷锋精神在深厚的理论基础上有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雷锋精神 传统文化 批判 继承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绪论9-16
- 第一章 雷锋精神的界定16-21
- 第一节 雷锋精神的含义16-17
- 一、雷锋精神与雷锋的关系16-17
- 二、雷锋精神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精神标杆17
- 第二节 雷锋精神的实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7-21
- 一、无私奉献17-18
- 二、刻苦学习18-19
- 三、严于律己19-20
- 四、雷锋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20-21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批判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必然性21-26
- 第一节 批判继承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宝贵品质21-23
- 一、马克思主义的开放陛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必须批判继承传统文化21-22
- 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要求马克思主义必须批判继承传统文化22
- 三、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必须批判继承传统文化22-23
- 第二节 批判地继承是中国共产党弘扬传统文化的宝贵经验23-24
- 一、把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项重要任务23
- 二、把文化创新作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途径23-24
- 第三节 民族传统文化自身具有批判创新的品质24-26
- 第三章 雷锋精神对民族传统文化优秀遗产的批判26-35
- 第一节 对民本思想的批判26-29
- 一、封建民本思想是统治阶级的驭民之术26-28
- 二、雷锋精神的核心价值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8-29
- 第二节 对勤学苦读的批判29-32
- 一、封建社会视读书为个人升官发财之路29-31
- 二、雷锋精神之刻苦学习的内涵是为人民服务的需要31-32
- 第三节 对修身养性的批判32-35
- 一、封建修身养性为维护封建秩序服务32-33
- 二、雷锋精神之严于律己的内涵是为人民服务的需要33-35
- 第四章 雷锋精神对民族传统文化优秀遗产的继承与弘扬35-51
- 第一节 无私奉献对民族传统文化优秀遗产的继承与弘扬35-41
- 一、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无私奉献35-38
- 二、雷锋精神对无私奉献的继承与弘扬38-41
- 第二节 刻苦学习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41-46
- 一、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勤学苦读41-44
- 二、雷锋精神对勤学苦读的继承与弘扬44-46
- 第三节 严于律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46-51
- 一、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修身养性46-48
- 二、雷锋精神的严于律己是对传统文化中修身养性的继承与弘扬48-51
- 结语51-52
- 参考文献52-55
- 致谢55-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松滨;;中国传统文化凝聚力的内涵及时代走向[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1期
2 周志平;王蔚;;雷锋精神效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J];重庆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3 曾长秋;刘勇;;近11年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研究综述[J];船山学刊;2008年01期
4 高梓铭;;雷锋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弘扬[J];党政干部学刊;2010年07期
5 艾丹;林贵长;;和谐社会视域中的雷锋精神[J];大连干部学刊;2007年02期
6 焦裕学;学习雷锋精神 走雷锋成长的道路[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7年02期
7 任文竹;一脉相承的情操——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J];党史纵横;1998年03期
8 吴平祥;雷锋精神与中国文化传统[J];福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9 韩梅;;浅析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和特征[J];理论界;2007年04期
10 姚中山 ,许益武;外国人眼中的雷锋[J];中国民兵;2003年03期
本文关键词:论雷锋精神对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与弘扬,,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28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412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