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
发布时间:2017-06-02 00:12
本文关键词: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些年来兴起的人学热,一方面是社会的发展促使人不仅仅满足于对物质等外在的要求,更加多地向内在的心理感受等精神追求转变;另一方面是现代人学理论发展的滞后性及不足的现状,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在人学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的严重落后,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培养和提高人的道德水平的一项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能够发展至今的重要思想理论保障。但至今仍然沿用的革命战争时期的灌输理论,导致了思维方式单一、片面的人的出现。而随着社会的变化,尤其是在改革开放进入新时期后,就显得和社会现实发展的情况出现了脱节。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其工作的重心转向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人的方面,寻找两者的结合点,以便更好地以新的姿态出现,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的发展提供了历史的机遇。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人的积极关怀,对人性的有益探索,在马克思生平的著作中是有较多地论述的。作为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梳理和总结其中对人及人性有关的理论阐述。有利于我们从总体上和本质上把握住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主要内容,为论证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支撑提供理论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必须紧紧发挥人的自然性功能作用,更加凸显出人的社会地位;在满足人的需要的同时,实现人的正当合法利益要求;自觉地保障个体自由,充分促进个性特点的发展。实现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必须时刻依靠、围绕和体现这六个中心方面的内容要求。当然任何研究的内容都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上,还要俯下身子来贴近地面,接地气,深入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问题还需提供实践可操作的原则和方法,须在一定的法律及其它制度的框架下行使。只有做到这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有可能受到较普遍地欢迎和认可,也才能找到自身与现实的恰当接轨点,从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的突破和发展。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人性 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绪论10-16
- 1.1 选题的来源、指导思想及研究意义10-11
- 1.1.1 课题来源10-11
- 1.1.2 指导思想11
- 1.1.3 研究意义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1-14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1-13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3-14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4-15
- 1.3.1 研究思路14
- 1.3.2 研究方法14-15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15-16
- 1.4.1 创新之处15
- 1.4.2 不足之处15-16
- 第2章 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基础问题的概述16-28
- 2.1 人性的哲学内涵16-22
- 2.1.1 人性的哲学含义17-18
- 2.1.2 人性的缺失18-19
- 2.1.3 人性善恶论19-22
- 2.2 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的基本内涵22-24
- 2.2.1 人性与人的思想意识的内在联系22-23
- 2.2.2 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基础的基本含义23-24
- 2.3 马克思关于人性的主要观念24-28
- 2.3.1 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25-26
- 2.3.2 人性与社会关系26-27
- 2.3.3 人性与社会生活27-28
- 第3章 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人性基础28-37
- 3.1 人的自然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自然基础28-33
- 3.1.1 人的自然性的含义及特征28-29
- 3.1.2 人与自然的关系态势29-31
- 3.1.3 尊重人的自然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基础中的作用31-33
- 3.2 人的社会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社会基础33-37
- 3.2.1 人的社会性的含义及特征33-34
- 3.2.2 人与社会的关系态势34-35
- 3.2.3 凸显人的社会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35-37
- 第4章 人的需要和利益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生成的人性内驱力37-46
- 4.1 人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生成的内驱力37-41
- 4.1.1 人的需要的含义及特点37-38
- 4.1.2 需要层面在人性中的地位38-39
- 4.1.3 满足人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生成的自然内驱力39-41
- 4.2 人的利益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生成的内驱力41-46
- 4.2.1 人的利益的含义和特点41-42
- 4.2.2 利益层面在人性中的地位42-43
- 4.2.3 实现人的正当合法利益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生成的根本内驱力43-46
- 第5章 个体自由和个性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人性归宿46-55
- 5.1 个体自由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归宿46-50
- 5.1.1 个体自由的含义及表现46-47
- 5.1.2 个体自由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47-49
- 5.1.3 保障个体自由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归宿49-50
- 5.2 个性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归宿50-55
- 5.2.1 个性发展的含义及表现50-51
- 5.2.2 个性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51-52
- 5.2.3 促进个性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本质归宿52-55
- 第6章 基于人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途径、原则和方法55-66
- 6.1 法律及其它制度建设是实现人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55-59
- 6.1.1 秉持公正的法治理念55-56
- 6.1.2 树立民主法制观念56-57
- 6.1.3 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新型的社会管理制度57-58
- 6.1.4 由灌输文本向互动、人本教育模式的转变58-59
- 6.2 基于人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基本原则59-61
- 6.2.1 实事求是原则59
- 6.2.2 层次差别原则59-60
- 6.2.3 主体性原则60-61
- 6.2.4 目的性原则61
- 6.3 基于人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基本方法61-66
- 6.3.1 情感教育62
- 6.3.2 德育教育62-63
- 6.3.3 实践力行法63-64
- 6.3.4 网络媒介法64-66
- 结语66-67
- 参考文献67-70
- 致谢70-7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论文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韩春晖;;法治是理性成熟的治国方略[J];w
本文编号:4138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413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