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弘扬与培育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3 11:05
本文关键词: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弘扬与培育的研究
【摘要】: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形成之后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经过不断与自然、与其他民族的竞争和融合,经过自身不断的更新和进化而形成的一种共同的精神层面的状态和力量。进入新时期后,随着中国政治地位的不断提高,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文化的开放,中华民族的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在新时期更好地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成为现实的迫切需要和时代的强烈要求。本文从民族精神概念的梳理和提炼入手,总结分析了中华民族精神形成和演变的历史以及马克思主义者对民族精神的相关论述,阐明了新时期民族精神在中国的深化发展。我们从现实出发,从四个方面总结了新时期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困境: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过程中,社会矛盾凸显期使人们精神世界迷失方向;二、由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平衡,物质的极大丰富带来了社会价值观的异变;三、历史上文化现代化运动带来了传统文化的断裂,导致现今社会文化中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四、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文化的入侵对民族文化、本土文化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和挑战。这四个方面的困境说明了新时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弘扬民族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不仅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精神动力,也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需要,更是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必然选择。因此,我们必须探索新时期弘扬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提出方法论上的对策。首先,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体系的建设与普及是理论层面的首要任务。核心价值观与民族精神具有内在一致性,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的突破口,也是民族精神现阶段的在人们意识中的体现。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应注意宣传教育方法,遵循人的认识规律。第二,加快构建和谐社会,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提供外部条件和文化基础。和谐社会的构建依赖民族精神的弘扬所提供的心理环境,同时又反过来为民族精神的弘扬提供了生活土壤。要处理好文化产业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创作出能够代表我们民族精神的优秀文化作品。第三,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天然的栖身之所,文化建设是弘扬民族精神的具体措施。我们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尊重文化发展规律,完善文化制度建设。民族精神培育是个系统工程,需要靠各级党组织和政府来领导,需要长期投入、全民共建。第四,面对文化全球化、多元文化的局面,我们应该建立文化自信,坚持改革开放,发扬自身长处,将民族精神熔铸于充满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中,并将我们的文化产品推向世界,对外输出我们的民族文化和精神。以质量过硬的文化产品为基础,在文化开放和竞争当中发展具有中国气派和中国作风的民族文化。
【关键词】:新时期 中华民族精神 弘扬和培育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4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7
- 第一章 绪论7-11
- 1.1 问题的提出7
- 1.2 问题的研究意义7-8
- 1.2.1 理论意义7
- 1.2.2 现实意义7-8
- 1.3 论文现状综述8-10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8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8-10
- 1.4 论文研究的基本方法10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创新点10-11
- 第二章 中华民族精神相关理论概述11-19
- 2.1 中华民族精神的相关概念、内涵及特征11-15
- 2.1.1 民族精神的概念11
- 2.1.2 中华民族精神的概念11-12
- 2.1.3 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12-13
- 2.1.4 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特征13-15
- 2.2 中华民族精神的理论基础15-19
- 2.2.1 马克思主义者关于民族精神的观点15-16
- 2.2.2 中华民族精神在传统文化中的变迁16-17
- 2.2.3 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发展17-19
- 第三章 新时期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19-22
- 3.1 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19
- 3.2 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精神动力19-20
- 3.3 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需要20-21
- 3.4 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必然选择21-22
- 第四章 新时期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困境及原因分析22-29
- 4.1 新时期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困境22-26
- 4.1.1 社会矛盾凸显期中面临的精神迷失22
- 4.1.2 物质生活逐渐丰富带来社会价值观混乱22-24
- 4.1.3 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化崇拜的矛盾24
- 4.1.4 “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冲击24-26
- 4.2 新时期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困境的原因分析26-29
- 4.2.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经过程26
- 4.2.2 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发展不平衡26-27
- 4.2.3 现代化寻求中的文化断裂27-28
- 4.2.4 世界“全球化”的必然趋势28-29
- 第五章 新时期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途径的探索29-38
- 5.1 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的建设与普及29-31
- 5.2 加快构建和谐社会,,传承中华传统文化31-33
- 5.3 尊重文化发展规律,深化文化体制改革33-35
- 5.4 拓展推进民族精神全球化进程的渠道35-38
- 结论38-40
- 参考文献40-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冬凌;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王彬;民族精神刍议[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3 王小莉;民族精神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2年03期
4 施平;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三谈一心一意谋发展[J];w挛胖芸
本文编号:6140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614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