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低碳经济视域下的公民道德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8 12:34

  本文关键词:低碳经济视域下的公民道德教育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气候变化 低碳经济 低碳道德


【摘要】:近年来,沙尘暴、龙卷风、雾霾、冰雹等恶劣天气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从目前的情况看,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全球性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为目标的低碳经济是解决当前气候变化问题的有效方式,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及其利用。所以,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创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与此同时,以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低碳生活方式也渐渐走近人们的视野。要很好地完成低碳这项任务,我们必须树立起低碳道德意识。然而,根据本文的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在低碳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公民道德教育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公民低碳道德意识的缺乏直接影响了公民低碳生活的质量和低碳生活的长远性。长此以往,低碳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希望将不复存在。因而,低碳经济模式下的公民道德教育(即公民低碳道德意识)已成为我们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 2012年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它要求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其中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则是生态道德建设,而生态道德也正是公民低碳道德的核心内容。 本文在介绍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概念的基础上,从发展低碳经济的视角出发,通过运用调查问卷的分析方法分析低碳经济背景下公民道德存在的问题,以试图构建低碳经济视域下的公民低碳道德基本规范。文章的重点主要是分析和阐述低碳经济下公民道德规范的内容以及其实现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旨在解决低碳经济模式下公民低碳道德意识的培养和锤炼,以期解决和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使经济社会得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达到建设美丽中国的期望。
【关键词】:气候变化 低碳经济 低碳道德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4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第一章 导论8-18
  • 1.1 背景与问题8-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9-14
  • 1.2.1 国外研究现状9-11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1-14
  • 1.3 研究的价值及目标14-15
  • 1.3.1 研究的价值14-15
  • 1.3.2 研究的目标15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15-17
  • 1.4.1 研究思路15-16
  • 1.4.2 研究方法16-17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17-18
  • 第二章 气候变化背景下低碳经济模式的构建18-24
  • 2.1 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18-19
  • 2.2 低碳经济的概念及特征19-21
  • 2.2.1 低碳经济的概念19
  • 2.2.2 低碳经济的特征19-21
  • 2.3 低碳经济——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模式21-22
  • 2.4 低碳经济给公民道德带来的挑战22-24
  • 第三章 低碳道德意识培养的必要性24-32
  • 3.1 公民低碳生活和低碳道德意识调查研究24-29
  • 3.1.1 调查目的24
  • 3.1.2 调查方法24
  • 3.1.3 关于低碳生活和低碳道德意识的调查问卷24
  • 3.1.4 调查资料整理和结果分析24-29
  • 3.2 培养公民低碳生活和低碳道德意识理念29-32
  • 第四章 低碳经济下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建构32-39
  • 4.1 气候变化下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转型32-33
  • 4.2 低碳经济公民道德规范构建的原则33-36
  • 4.2.1 代际公平原则33
  • 4.2.2 社会正义原则33-34
  • 4.2.3 权利和责任原则34-35
  • 4.2.4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原则35-36
  • 4.3 低碳经济视域下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构建的内容36-39
  • 4.3.1 新的民族意识和爱国观念36
  • 4.3.2 新的国家利益意识36
  • 4.3.3 诚实守信意识36-37
  • 4.3.4 环境保护意识37
  • 4.3.5 公民权利意识37-38
  • 4.3.6 生态伦理观念38-39
  • 第五章 低碳经济视域下的公民道德教育的途径及方法39-44
  • 5.1 舆论宣传39
  • 5.2 发挥榜样的力量39-40
  • 5.3 教育与实践相结合40
  • 5.4 网络手段40-41
  • 5.5 相关法律体系的构建与完善41-44
  • 结论与展望44-46
  • 结论44
  • 展望44-46
  • 参考文献46-49
  • 附件49-52
  • 致谢52-53
  • 作者简介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郑军;李明辉;;“绿色奥运”理念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的启示[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张秀春;赵海;;对当前大学生消费观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8年26期



本文编号:7479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7479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4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