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红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与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3 09:19

  本文关键词:红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与价值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红歌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爱国主义 社会动员


【摘要】:红歌来源于歌曲,却又区别于一般的歌曲,早期的红歌主要是指革命歌曲,以及能够唤起我们红色记忆的歌曲。如今我们所能够接触到的一些具有进步意义的积极向上的歌曲都可以称作为红歌。当今的红歌它既具备了歌曲本身的艺术性与娱乐性,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还在歌曲的基础之上融入了一定的历史与政治文化内容,被我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用,成为了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大众娱乐形式,为我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为了深入探索红歌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功能与价值,本文将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研究: 首先,阐述红歌的科学内涵,分析红歌产生的历史条件和发展过程,并深入了解红歌自身特点; 其次,通过对红歌主要内容的深入了解,挖掘红歌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凝聚功能、政治认同功能、社会动员功能及政治社会化功能等,来论证红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时代价值; 然后,剖析红歌的创作、传播与表现方式,进一步加深对红歌的了解; 最后,分析政治文化多元化、红歌表现方式的局限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趋利现象等诸多不利因素给红歌价值实现带来的阻碍,并提出解决路径。 全文将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以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方法为切入点,通过借鉴古今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以红歌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挖掘红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与价值。
【关键词】:红歌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爱国主义 社会动员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4;J60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2
  •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8-10
  • (一) 红歌概念研究8
  • (二) 国外研究现状8-9
  • (三) 国内研究现状9-10
  • 二 选题的目的与研究意义10-11
  • (一) 选题的目的10
  • (二) 研究的意义10-11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11-12
  • (一) 研究思路11
  • (二) 研究方法11-12
  • 第一章 红歌概述12-25
  • 一 红歌的概念与内涵12-14
  • (一) 红歌的概念12-13
  • (二) 红歌的内涵13-14
  • 二 红歌产生的历史条件14-17
  • (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传播的形式14-15
  • (二) 苏联革命对我国社会影响的结果15-16
  • (三) 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实的要求16
  • (四)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斗争的需要16-17
  • 三 红歌的发展过程17-20
  • (一) 革命战争时期18-19
  • (二) 改革开放前期19-20
  • (三) 改革开放时期20
  • 四 红歌的特点20-25
  • (一) 表达的艺术性21
  • (二) 形式的美感性21-22
  • (三) 传播的广泛性22-23
  • (四) 教育的潜移默化性23-25
  • 第二章 红歌的基本内容和重要功能25-38
  • 一 红歌的主要内容25-30
  • (一) 革命理想与爱国主义25-26
  • (二) 歌颂领袖与忠诚于党26-28
  • (三) 民族团结与保家卫国28-29
  • (四) 歌唱制度与赞美道德29-30
  • 二 红歌的一般功能30-34
  • (一) 政治认同功能30-31
  • (二) 社会动员功能31-32
  • (三) 凝聚功能32-33
  • (四) 政治社会化功能33-34
  • 三 红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时代价值34-38
  • (一) 红歌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34-35
  • (二) 红歌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教材35-36
  • (三) 唱红歌是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36-38
  • 第三章 红歌的具体表达途径和方法38-43
  • 一 红歌的创作38-40
  • (一) 红歌创作的原则38-39
  • (二) 民歌与红歌的联系39
  • (三) 红歌的创作群体39-40
  • 二 红歌的传播40-43
  • (一) 红歌的传播机构40-41
  • (二) 红歌的传播渠道41-42
  • (三) 红歌的传播方式42-43
  • 第四章 红歌时代价值实现的制约因素和具体路径43-52
  • 一 红歌时代价值实现的制约因素43-46
  • (一) 政治文化多元化带来的消极因素43-44
  • (二) 红歌表达方式的时代制约44-45
  • (三) 市场经济条件下趋利现象的制约45-46
  • 二 继承和发扬红歌46-47
  • (一) 大力传唱优秀红色歌曲46
  • (二) 进一步丰富红歌的创作内容46-47
  • (三) 吸引优秀文艺工作者创作和传播红歌47
  • 三 红歌时代价值实现的具体路径47-52
  • (一) 突出时代性48-49
  • (二) 体现公民意识49
  • (三) 抵制低俗文化49-50
  • (四)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50-52
  • 结语52-53
  • 参考文献53-57
  • 附录57-58
  • 致谢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向荣,马永红,万桃涛;试析红色资源的精神实质及其现实意义[J];沧桑;2005年04期

2 王岚;;红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20期

3 袁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弘扬延安精神[J];经营管理者;2010年22期

4 张东杰;;唱响红歌 弘扬民族文化精神[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9期

5 陈春晖;;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视野下“中国红歌现象”的思考[J];传承;2011年17期

6 施珍宜;;以学生为本 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曹书庆;关于德育功能的辩证探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8 周耘;;红歌:特定时代的历史记忆[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9 孟庆仁;;唱响“红歌”,,弘扬“主旋律”[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2期

10 张凤莲;;唱红歌与和谐社会建设[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2期



本文编号:7841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7841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0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