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主体-场域”模式

发布时间:2017-09-06 15:20

  本文关键词: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主体-场域”模式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引领 社会思潮 主体 场域


【摘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要以民众为中心主体,以作为价值主体的民众的价值观念形成过程为重要线索,以引领社会思潮的良好"场域"建设为重点任务,紧扣认知、认同和践行三个关键环节,为民众形成正确价值观念、消除社会思潮影响营造良好的社会空间系统,从而引导民众通过自我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完成引领,最终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定认同者和实践者。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引领 社会思潮 主体 场域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项目“当代中国社会思潮新情况新特点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2015M570280) 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大学生社会思潮的跟踪分析与有效引导对策研究”(160510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64
【正文快照】: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本质上是价值观教育问题。仅是让民众“知道”某些价值观信息不代表他们真正树立了这种价值观,价值观的关键在于主体的认同与践行。如何发挥“引领”的作用,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所说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1](p134)即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闵仲;惠永红;;价值与实践[J];理论学刊;1991年01期

2 董长春;论法律价值[J];南京社会科学;1995年08期

3 张锦魁;价值分类和人的价值[J];理论探讨;1998年03期

4 曹健华;价值主体与价值评价[J];湖湘论坛;2002年06期

5 张莲子;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价值实现[J];延边党校学报;2002年04期

6 杨曾宪;有关价值真理若干问题的辨析[J];理论学刊;2002年01期

7 邹安乐;人的价值实现相关性要素初探[J];学习论坛;2004年08期

8 彭娟;;论全球化背景下法律价值发展的新趋势[J];科技创业月刊;2006年04期

9 王殿芹;;人的价值实现的特点、条件及其制约因素[J];理论学刊;2006年04期

10 何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述要[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新汉;;历史转折与价值现实的变化[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2 陈章亮;;用“三个代表”思想实现转型期价值失衡的调控[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3 冯波;;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和途径[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何艳;宁乐锋;;价值哲学视野中的共建与共享[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5 ;第二章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背景[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C];2007年

6 刘小强;;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公民的动力机制[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勤明;尹曦铭;;在“三个统一”中理解和实现人的价值[A];新中国人学理路——第十一届全国人学研讨会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院长 教授 刘进田;文化 价值与文明[N];西安日报;2012年

2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汪亭友;价值为什么没有“普世”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湘潭大学法学硕士 王世奇;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整合的需要[N];中华工商时报;2011年

4 蒋斌 周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N];南方日报;2006年

5 省社科院研究员 杨立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N];陕西日报;2008年

6 路日亮;价值哲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N];光明日报;2005年

7 广东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N];光明日报;2007年

8 哈尔滨市社科院 邹庆国;构建和谐哈尔滨的标尺[N];哈尔滨日报;2007年

9 辽宁师范大学教授 杨秀香;改革开放与价值观念的合理回归[N];大连日报;2008年

10 任f,

本文编号:8038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8038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2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