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延安精神的内涵及其当代启示

发布时间:2017-09-30 21:03

  本文关键词:延安精神的内涵及其当代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延安精神 科学内涵 与时俱进 当代启示


【摘要】: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实践中形成的高贵的革命精髓,在中国的建设发展中起到了非凡的重要作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今天,延安精神仍是我们不可忽视的中国革命精神。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继承和弘扬延安精神都是我们不可更变的责任。本文欲从四个方面阐述延安精神的重要作用以及对发展中的现代化的今天的启示。 首先是延安精神的形成背景和科学内涵的阐述。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理论指导,吸收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的优秀革命实践经验,结合延安当时的政治经济等现实情况形成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延安精神有着深刻而丰富的科学内涵。其次是延安精神的与时俱进和当代辨析。延安精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部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的,表现为中国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都对延安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延安精神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处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表现为弘扬延安精神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思想保证、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源之所在。再次是从三个方面分析延安精神的价值。一是延安精神的革命价值,,延安精神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为我们取得革命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延安精神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支撑着我国人民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三是延安精神的文化价值,分析延安精神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最后是分析了延安精神对当代发展的启示,在对延安精神的学习中提取有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积极因素,从中获取启发。
【关键词】:延安精神 科学内涵 与时俱进 当代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17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11-13
  • 1.1.1 研究背景11
  • 1.1.2 研究目的11-12
  • 1.1.3 研究意义12-13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5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3-14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4-15
  • 1.3 内容方法研究综述15-16
  • 1.3.1 研究主要内容15
  • 1.3.2 研究主要方法15-16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16-17
  • 第2章 延安精神的内涵17-25
  • 2.1 延安精神的形成背景17-20
  • 2.1.1 延安精神形成的理论基础17-18
  • 2.1.2 延安精神形成的革命根基18-19
  • 2.1.3 延安精神形成的现实条件19-20
  • 2.2 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20-24
  • 2.2.1 延安精神科学内涵的四种精神20-22
  • 2.2.2 延安精神科学内涵的两条路线22-24
  • 2.3 本章小结24-25
  • 第3章 延安精神的当代发展25-31
  • 3.1 延安精神的地位25-26
  • 3.1.1 延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25-26
  • 3.1.2 延安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26
  • 3.2 延安精神的与时俱进26-30
  • 3.2.1 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6-27
  • 3.2.2 坚持艰苦奋斗勇于开拓创新27-28
  • 3.2.3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28-29
  • 3.2.4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29-30
  • 3.3 本章小结30-31
  • 第4章 延安精神的价值31-39
  • 4.1 延安精神的革命价值31-33
  • 4.1.1 延安精神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生成的一种革命精神31-32
  • 4.1.2 延安精神为夺取革命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32
  • 4.1.3 延安精神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32-33
  • 4.2 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33-36
  • 4.2.1 延安精神将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34
  • 4.2.2 延安精神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34-35
  • 4.2.3 延安精神将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35
  • 4.2.4 延安精神将支撑着我国人民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35-36
  • 4.3 延安精神的文化价值36-38
  • 4.3.1 关于追求真理、献身真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36
  • 4.3.2 关于艰苦奋斗的精神对传统文化的传承36-37
  • 4.3.3 关于一切为了人民的群众路线对传统文化的传承37-38
  • 4.3.4 关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传统文化的传承38
  • 4.4 本章小结38-39
  • 第5章 延安精神的当代启示39-49
  • 5.1 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39-41
  • 5.1.1 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39-40
  • 5.1.2 充分利用网络等新媒体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40
  • 5.1.3 加强青少年的自我教育发挥主观能动性40-41
  • 5.2 弘扬牺牲奉献、无私无畏的道德情操41-43
  • 5.2.1 必须自觉加强革命英雄主义的修养41-42
  • 5.2.2 持之以恒地进行革命传统的教育和引导42
  • 5.2.3 营造有利于激发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社会氛围42-43
  • 5.2.4 形成完善与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相关的政策法规43
  • 5.3 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43-45
  • 5.3.1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实现个人梦想的驱动力43-44
  • 5.3.2 艰苦奋斗是国家发展繁荣的基础44-45
  • 5.3.3 弘扬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45
  • 5.4 弘扬党的“三大作风”在群众路线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创新45-48
  • 5.4.1 以实事求是为指导进行党的建设46
  • 5.4.2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46-47
  • 5.4.3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把握思想教育与制度规范契合点47-48
  • 5.5 本章小结48-49
  • 结论49-50
  • 参考文献50-52
  • 附: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52-53
  • 致谢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军;;延安精神的当代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本文编号:9503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9503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a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