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以人为本”理念下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30 20:27

  本文关键词:“以人为本”理念下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以人为本 生活


【摘要】:现实生活中,,任何理论诞生的目的都是致力于指导实践,正确的理论促进实践活动朝着积极有力的方向发展。实践表现为生活中的一切活动,也就是说任何学科的研究都是建立在生活本身进行思考的,在发掘内在规律性的过程中加以完善再回归到现实生活中。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它源于社会生活的客观要求,如果脱离社会生活,那么思想政治教育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和目的。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诸多挑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日益脱离人们的日常生活,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违背了理论诞生的初衷,人文精神逐渐隐退于思想政治教育中。 针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人为本”理念下的思想生活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理论初衷,以指导生活为目的。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文精神,从生活中出发,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生活是靠人才能开展的,把人作为生活的主体,而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则是要把“以人为本”作为教育理念的核心。“以人为本”的核心的加入,能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突显实用性,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真正发挥其人性光芒。党的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因此,贯彻科学发展观,就要将“以人为本”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变革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实现“以人为本”理念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让教育回归本真,回到生活实践中去,实现理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 本文首先查阅了大量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在总结归纳的基础上,尝试进行研究和探讨。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如下部分:首先,对论题的来源进行表述,系统地分析了论题的研究现状,并对研究背景、运用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等进行阐述。其次,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涵进行定位,重点探讨了“以人为本”在思想政治生活化中的体现和意义。再次,简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现状,抓住其存在的核心问题,研究问题存在的原因。最后,提出“以人为本”理念下思想政治化教育中的实施原则,并从四个方面探讨理念实现的途径。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以人为本 生活
【学位授予单位】:北方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目录6-7
  • 绪论7-11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7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7-10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10
  • 第四节 论文创新点10-11
  •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涵11-19
  • 第一节 生活和生活世界的内涵11-12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涵与特征12-17
  • 第三节 “以人为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内涵17-19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现状分析19-26
  • 第一节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存在的问题19-22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缺失生活化的原因22-26
  • 第三章 “以人为本”理念下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实现26-35
  • 第一节 “以人为本”理念下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实施原则26-29
  • 第二节 “以人为本”理念下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实现途径29-35
  • 结语35-36
  • 参考文献36-40
  • 致谢40-41
  • 个人简介4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江萍;;浅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钟平艳,周丽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3 陈长虹;梁婷子;;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思考[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4 尚丽娟;;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5 喻文德;;以人为本的三种价值形态初探[J];桂海论丛;2006年05期

6 郑永廷;与时俱进 推动学科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历程与使命[J];高校理论战线;2003年07期

7 沈湘平;王凬;;简析“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意义[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年01期

8 夏甄陶;论以人为本[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9 沈雪妹,谢钢 ,刘水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性回归——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J];江苏高教;2003年04期

10 董芸;;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本文编号:9502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9502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8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