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总目》子部艺术类书法文献研究
发布时间:2025-07-09 06:28
在清朝高压政治环境及乾嘉学派的影响下,清代学者的学术研究偏重于“埋首故纸堆”的考据学。乾隆皇帝为巩固清朝统治秩序和维护其正统思想,主持编纂了《四库全书》并形成了目录学的集大成之作《四库全书总目》,以官方意识形态确立了书法文献归入子部艺术类的分类体例。本文共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通过对历代官修及私家目录的梳理,明晰了书法文献的部类归属主要经历了从经部小学类向子部艺术类的演变过程。其原因主要在于书法艺术自身的发展、书法文献数量和类型的不断增加以及人们对书法艺术的认识不断加深三个方面。第二章主要对《四库全书总目》子部艺术类所著录的书法文献概况进行分析研究。首先利用表格对其著录和存目的书法文献进行汇总,了解书法文献底本来源和著作朝代分布情况,然后依据提要内容对每部书法文献进行具体介绍和分析。第三章通过分析子部艺术类书法文献的著录原则及所反映的书学思想可以明晰书法文献提要编撰者和书法文献编著者的书学思想。结合《四库全书总目·凡例》可将其书法文献的著录原则总结为“知人论世”的统一性、“阐圣学、明王道”的教化性、“谢彼虚谈,敦兹实学”的实用性三种。其书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书法文献在历代目录书中部类的演变
第一节 书法文献的界定
第二节 书法文献部类归属的演变历程
第三节 书法文献部类演变的原因
第二章 子部艺术类书法文献的著录
第一节 子部艺术类著录书法文献概况
第二节 书法文献简介
一、著录书法文献
二、存目书法文献
第三章 子部艺术类书法文献体现的书学思想
第一节 书法文献的著录原则
一、“知人论世”的统一性
二、“阐圣学、明王道”的教化性
三、“谢彼虚谈,敦兹实学”的实用性
第二节 书法文献体现的书学思想
一、探究字体本源,阐述书体演变历程
二、把握时代风格演变,揭示书论发展规律
第四章 子部艺术类著录书法文献的价值和不足
第一节 文献学价值
第二节 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第三节 子部艺术类著录书法文献的不足
一、由时代和人为原因导致的评价偏颇
二、书法文献著录错误
三、书法文献著录疏漏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4057306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书法文献在历代目录书中部类的演变
第一节 书法文献的界定
第二节 书法文献部类归属的演变历程
第三节 书法文献部类演变的原因
第二章 子部艺术类书法文献的著录
第一节 子部艺术类著录书法文献概况
第二节 书法文献简介
一、著录书法文献
二、存目书法文献
第三章 子部艺术类书法文献体现的书学思想
第一节 书法文献的著录原则
一、“知人论世”的统一性
二、“阐圣学、明王道”的教化性
三、“谢彼虚谈,敦兹实学”的实用性
第二节 书法文献体现的书学思想
一、探究字体本源,阐述书体演变历程
二、把握时代风格演变,揭示书论发展规律
第四章 子部艺术类著录书法文献的价值和不足
第一节 文献学价值
第二节 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第三节 子部艺术类著录书法文献的不足
一、由时代和人为原因导致的评价偏颇
二、书法文献著录错误
三、书法文献著录疏漏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40573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tushudanganlunwen/4057306.html
上一篇:基于主题模型的模块化网络和社区挖掘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