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俄语外来词研究
本文关键词:现代俄语外来词研究
【摘要】: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人类交际的重要手段。它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词汇积极快速地反映了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变化。社会的变化引起了新的词汇的产生,特别是借词的产生。 这种借用现象很早就引起了俄罗斯语言学家的注意,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俄罗斯学者大都研究的是来自法语和德语的借词,而很少涉及来自英语的借词。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对俄语借词尤其是来自英语的借词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如下: 1.借词是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一种现象,是各个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产物。近年来,俄语中出现了许多来自英语的借词,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结果,是不可避免的现象。 2.借词有着积极的作用。它不仅在俄罗斯社会中发挥各种功能,并推动俄语向前发展。 3.借词丰富了俄语的词汇体系。 本研究有助于俄语学习者了解俄语中的借词并掌握分析借词的一些方法。论文由以下几部分构成:引言主要阐述了研究该课题的现实意义、目的和现代社会借用英语词汇的原因。第一章介绍了借词的概念并对借词进行了分类。第二章阐述了各个历史阶段俄语借词的发展情况,研究了来自英语的借词对俄语的影响以及俄罗斯对待借词的态度。第三章重点介绍了俄语中来自英语的借词的特点,俄语中借用英语词汇的原因并分析了来自英语的借词的构词方式,论述了英语在俄语中的地位。第四章分析了借词的结构及其与俄语的融合特征。 最后为结束语。在前几章论述的基础上,对论文的研究问题进行了小结,并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研究俄语中出现的借词尤其是来自英语的借词,说明来自英语的借词的使用是现代俄罗斯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现代俄语不可避免的现象,它有着积极的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3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包莎莎;;英语中的汉语借词[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2 杨遗旗;;湘南勉语汉语借词[J];现代交际;2011年06期
3 王荣梅;;维吾尔语中的借词现象及其分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5期
4 阿孜古丽·阿不都热西提;;维吾尔语伊犁土语中的俄语借词及文化现象分析[J];才智;2011年16期
5 王雯;;英语中的法语借词及对英语的影响[J];文理导航(中旬);2011年08期
6 赵芳媛;;从英语发展史看英语中的外来词[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S2期
7 周晓凤;;英源借词在汉语中的语义发展[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贾秀春;;比较视野下的网络语言造词方法浅议[J];作家;2011年16期
9 余光中;;大借若还[J];跨世纪(时文博览);2011年07期
10 叶黑龙;;析佤语的构词法[J];语文学刊;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孙越;;法语中的汉语借词现象初探[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2 汪精华;;网络语言之英语借词的构建和传播特征[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曾泰元;;从《牛津英语词典简编》第五版看汉语文化特色词英译方向[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4 杨雅婷;马博;王磊;吐尔洪·吾司曼;李晓;;维吾尔语口语语音语料库的设计与研究[A];第五届全国青年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郑鲲腾;;英语中源自日语的词汇与日语原词的词义比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罗智光;;试论古无次清音[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连海;变“NO”为“OK”[N];中国保险报;2002年
2 黄易;北京的胡同[N];大众科技报;2002年
3 刘国祥;中国人写的第一部《鲁迅传》[N];中国文物报;2001年
4 厉兵;大众出版物夹用英文词现象应适可而止[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5 谭苏光;春日风雨悲兴亡[N];人民政协报;2002年
6 陈黎;喜庆吉祥越人年[N];中国民族报;2001年
7 马清华;义近:亲属关系词必须满足的意义条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援平 隆明 宇祥;保安族族称的来源[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9 龙熙银;苦吟者的歌[N];学习时报;2001年
10 记者 胡杰 通讯员 刘朝晖 杨晨;最高法院捐建韶山毛泽东诗词碑林词碑[N];人民法院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欣;英汉借词范畴化认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海淑英;吉尔吉斯语中的俄语借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长山;满蒙书面语词汇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4 黄雪霞;新加坡华语词汇五十年发展变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苏义拉;图瓦语中蒙古语借词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6 金锡永;现代汉语外来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THANYALAK SAELIAO(刘玉兰);泰国勉语参考语法[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8 尼加提·苏皮;维吾尔语伊犁土语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9 赵宏;英汉词汇理据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何冬梅;泰语构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晓晨;现代俄语外来词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2 马丽;新疆回族歌曲中借词文化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3 郎金丽;语言文化学视角下的俄语外来词[D];辽宁大学;2011年
4 刘亚男;新疆汉语方言中的维吾尔语借词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5 常柳;社会语言学视角的俄语外来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小明;从借词看中西文化互动[D];燕山大学;2009年
7 张晓靖;《十三世纪以前突厥语词源词典》中的一些借词探索[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严宝刚;“语言联盟”论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江娟;汉英借词对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高瑞阔;英、汉、日语互借分析[D];安徽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1518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1151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