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俄语论文 >

俄语称呼语中的性别歧视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7 18:12

  本文关键词:俄语称呼语中的性别歧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俄语 称呼语 社会性别语言学 性别歧视


【摘要】:与众多语言一样,俄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久已存在,在称呼语中的表现尤为突出。称呼语中的性别歧视不仅能够凸显交际双方的性别角色和社会地位,而且可以直接反映俄罗斯民族的社会规约、历史沉积、文化理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民族习性。文章在梳理与整合俄语称呼语中各种性别歧视语料的基础上,指出了社会对于男女两性的不同期望与心理认同,并对性别歧视产生的原因作了简要的分析。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H35
【正文快照】: 一、引言语言性别歧视通常是针对女性而言,因为“语言世界图景是根据男性视角来确定的,以男人为中心,而女性的形象残缺不全”[1]。在男权社会里,“女性总是处于一种被男性审视和关照的地位,在男性居高临下的扫视中,隐含着一种主动与被动、控制与被控制的权利关系”[2]。受这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洁;由英汉称呼语看中西文化的差异[J];绥化师专学报;2003年02期

2 陈玉;中美称呼语中的文化差异[J];中州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3 吴永琴;陈霞;;从女性称呼语管窥中法文化之异同[J];法国研究;2007年02期

4 唐燕飞;;从心理角度看称呼语转换现象[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年06期

5 孙飞凤;林晓英;;论汉语称呼语——汉文化中某些观念持续性的折射[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6 刘楚群;余华;;群体称呼语连用问题浅析[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7 张英慧;;英汉称呼语的差异及翻译对策[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8 马迪;;英汉称呼语差异分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年11期

9 褚敏;;俄语称呼语的变迁[J];外语学刊;2010年02期

10 阮秀娟;;英日称呼语比较探讨[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封淑珍;;称呼语运用例谈[A];跨世纪的中国修辞学[C];1999年

2 徐绍明;;军人制式称呼语浅析[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陈秀芹;张积家;;关于“老外”一词的心理学研究——对一个称呼语使用动机和感受的调查分析[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丁崇明;陈绂;;现代女性配偶称呼语考察分析[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林素容;;称呼语转换的语用分析[A];福建师范大学第八届科技节老师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6 白鹏鹏;;探究称呼语的人际意义[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林素容;;称呼语转换的语用分析[A];福建师范大学第八届科技节老师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8 余华;刘楚群;;群体确称语问题研究[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曹铁根;;称呼与得体[A];得体修辞学研究[C];1999年

10 李英;王佳一;丁梦蕾;;咨询中的称呼语之心理功能分析[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永奋;临时称呼语趣谈[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2 ;销售基本知识(三):交往中相互介绍的细节[N];电脑商报;2003年

3 张春芳;相似的中韩称呼语[N];中国民族报;2005年

4 任秀娟 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医患对话的社会语言学研究[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5 刘桂芹;把爱传递给学生[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散木 伦华;从社会变动看“同志”一称的意义[N];北京日报;2004年

7 吴天锡;怎样拉开交际会话的序幕?[N];语言文字周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汪吉;现代俄语称呼语的结构—语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2 戴晓雪;汉语称呼中的“代位”现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俊;对《红楼梦》中称呼语的所指和意图的研究:认知语用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娟;从小说《抉择》看称呼语的交际功能[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迟丽娜;韩中现代社会称呼语的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09年

3 郁万霞;甘肃永登地区称呼语及其演变的调查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4 张丽;中美研究生称呼语的跨文化对比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冯琪;英汉称呼语的礼貌和言外之力功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吴晓君;“姓+称呼语”一类结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闫伟红;称呼语隐喻用法的情感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蕾;大学生称呼语使用情况调查及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李英实;关于初级中学《朝鲜语文》教科书的称呼语研究现状[D];延边大学;2011年

10 郑倩;关于文本会话中称呼语转换现象的研究[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11535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11535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a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