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汉恭维言语行为对比研究
本文关键词:俄汉恭维言语行为对比研究
【摘要】:本文立足于语用学、社会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和对比语言学的相关理论,通过分析恭维的辞典释义和与毗邻言语行为的对比,,我们为恭维言语行为做出了较为全面、审慎和准确的定义。通过引用大量俄汉语示例,对俄汉恭维言语行为及其应答方式的差异进行更全面的阐述,并得出结论:俄汉恭维言语行为及其应答方式都具备高度程式化的特点,其在语言结构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为高频词汇和常用句型的不同;在语用层面的差异主要是恭维话题、功能、情境和表达策略的不同。 俄汉文化在传统道德、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方面的差异,是造成俄汉恭维表达和恭维应答差异的主要因素。通过本文的对比与分析,不仅可以深刻地理解恭维类言语行为的内涵,更对日益频繁的俄汉跨文化交际,以及当前我国的俄汉双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35;H13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志玲;;英汉恭维语对比研究——从三个方面谈起[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2 宁方景;俄语恭维语简析[J];俄语学习;2004年04期
3 钱春梅,傅友相;礼貌原则在语言交际中的运用[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3期
4 孙芳琴;中西跨文化礼貌用语语用探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5 黄曼茜;;英汉恭维语的文化折射[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6 孙淑芳;塞尔言语行为理论综述[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7 林卫杰;;恭维语反应方略分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8 郭聿楷;语用学中的“言语行为”理论[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89年04期
9 郭聿楷;间接言语行为[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90年02期
10 崔卫,刘戈;关于俄语言语礼节及其语用分析[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9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芹芹;汉语恭维回应语的社会语言学变异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汪方方;多维视野中的俄汉恭维语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建陵;汉语恭维语初探[D];四川大学;2003年
3 佴云国;恭维语应答策略的社会变异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4 周宇罡;英汉恭维言语行为对比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5 许艳欣;俄汉语间接言语行为的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周丹丹;俄汉恭维语之语用对比分析[D];苏州大学;2006年
7 韦丽春;英汉恭维语对比研究[D];广西大学;2006年
8 杨迪;英汉称赞语及其应答的对比语用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9 梁怡;言语行为中的礼貌原则[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987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119877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