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俄语论文 >

俄语计算机俚语综合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1 10:05

  本文关键词:俄语计算机俚语综合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俄语 计算机俚语 构词 功能


【摘要】: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与社会的发展变化密不可分,社会的发展与变革必然在言语的交际中有所反映,这种反映也体现在计算机语言当中。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及其相关应用的快速发展,相应的计算机语言也迅速发展,其中,计算机俚语的发展尤为迅速。 今天,计算机技术在现代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正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计算机及互联网成为了人们不可缺少的基本的交际、保存、研究和转达信息的手段。计算机俚语随着计算机及互联网的应用和普及而产生并不断发展,其作用日益凸显,人们对俄语计算机俚语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鉴于计算机俚语的实用性和特殊性,本论文拟针对俄语计算机俚语进行全面的研究,本论文题目是《俄语计算机俚语综合研究》,其结构如下: 1)引言;2)正文;3)结束语;4)参考文献;5)致谢信。 引言部分主要阐述选题的目的、意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正文的第一章首先界定俚语的概念、有关术语的异同,随后介绍俚语的发展及其分类,然后具体探讨计算机俚语的概念和分类。 第二章主要围绕俄语计算机俚语词汇的构成方式进行分析和探讨,首先从语义、语音、形态三个层面进行分别论述,然后再根据其组成方式,从不同角度进行划分。 第三章主要探讨俄语计算机俚语的使用特点及其功能,首先针对其使用特点,拟从三个层面或角度进行论述;然后围绕其功能进行详细探讨。 结束语主要对本文的研究做了归纳和总结,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计算机俚语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研究课题,因为当今世界每天都会有新的计算机科技相关产品或概念产生,因此,相应的俚语词汇也在不断地更迭。有些落后的计算机相关产品被淘汰,和它有关的某些不常用的俚语词汇也会成为历史。总之,计算机俚语词汇在完成其词汇本身功能作用的同时,也能反映出整个社会计算机科技的发展动向。 其次,计算机俚语作为语言中的一种特殊词汇,无论是形态构成还是语义内涵都有其不同其他词汇或语言单位的特点。本文采用对比、分类、分析等论文研究方法,以俄语词汇学,语言学等相关学科为理论研究基础,归纳并总结出俄语计算机俚语的这些特点。 论文的理论意义: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1.全面系统地研究俄语计算机俚语,可以完善和充实计算机领域的语言交际理论,研究成果对探讨其他不同类型的俚语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2.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如描述法、对比法和分析法可以运用在其他俚语的研究中。 论文的现实意义:本研究所用的语言资料可以充实词汇学和社会语言学的理论课程,此外,通过系统分析和全面探讨俄语计算机俚语,可以帮助人们以最简洁的形式正确流畅地交流信息,达到了解并正确掌握俄语计算机俚语的目的。 论文的目的和任务:随着计算机普及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语言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得越来越广泛。而计算机俚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在网络语言中正在不断涌现。因此,明晰俄语计算机俚语的概念、归纳并总结俄语计算机俚语的构成特点及其产生机制、分析和探讨俄语计算机俚语的产生背景及其在交际过程中的功能,无疑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在此基础上得出本论文的研究任务:1)计算机俚语概述;2)具体分析俄语计算机俚语词汇构成的基本方法3)分析俄语计算机俚语的特点和功能。 论文的研究方法:根据研究对象及其特点,本文拟采用多种方法对俄语计算机俚语进行研究。我们将根据研究的不同角度和论述的不同特点,针对具体问题采用具体的相应研究方法。主要有对比法、分类法、分析法和描述法。 论文的创新之处: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基于词汇学和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可以全面系统地探讨和分析俄语计算机俚语的词汇特点及其语义构成方式;同时,从实践和应用的角度对俄语计算机俚语的功能进行全面而详尽的分析。 国内外研究成果:俄罗斯的语言学家及学者在计算机俚语研究中做出了很大贡献,许多学者在这一领域都著有自己的专著或文章:О.А.Кармызова在《计算机俚语词汇语义范畴的一些特点》中从语义的角度出发来讨论计算机俚语;Н.В.Виноградова在《计算机俚语和标准语:竞争问题》一文中分析了计算机俚语的作用;В.И.Скибина在《现代俄语中计算机的借词问题研究》中从借词角度详细地分析了计算机俚语,等等。 在中国,一些俄语学者也发表了一些关于计算机俚语的研究文章。荣洁、赵为在《俄语俚语研究》一书中,就将俄语俚语划分为以下类别:儿童俚语,青年俚语,,行业俚语,俚黑语,詈语和国际俚语。 综上,尽管国内外已有专家学者针对俄语计算机俚语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不过,就其研究的视角和范围来看,尚未做到全面系统,仅仅基于某个角度或个别问题。此外,研究的方法也局限于单一层面。 因此,我们在归纳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更加全面系统地探讨和研究俄语计算机俚语。研究的主要视角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即基于词汇学和语义学的理论,从形式上详细分析俄语计算机俚语的词汇结构和语义特点,在此基础上从俄语计算机俚语的使用功能角度探讨其语言及社会作用。 总之,从形式到结构、从微观到宏观,从静态到动态、从语言到言语,这种动静结合、语义语用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可以针对俄语计算机俚语进行比较全面系统地研究,进而弥补先前有关研究的不足。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3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石;ТРИДЦАТЬ ЛЕТ НАЗАД[J];俄语学习;2001年05期

2 高中音;НА ЭКРАНАХ РТР И ОРТ[J];俄语学习;2001年05期

3 吴文霞 ,长祚;Влияние вступ ления Китая в ВТО[J];俄语学习;2001年05期

4 проф. Стародубцев В.Ф. ,доц. Кураченкова Г.А. ,文新;НЕМНОГО ИЗ ИСТОРИИ РУССКОГО ЯЗ ЫКА[J];俄语学习;2001年05期

5 李英男;БЕСЕДЫ У СА МОВАРА──7.СВАДЬБА[J];俄语学习;2001年05期

6 ;Юмор[J];俄语学习;2001年05期

7 张玉娥;ГРОЗИТ ЛИВАМ ОДИНОЧЕСТВО?[J];俄语学习;2001年06期

8 尹城;Эво люция китайского письма(Ⅱ)[J];俄语学习;2001年06期

9 侯守智,姚雅锐;Авторская позицияв“Капитанской дочке”[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1期

10 ;НАВСТРЕЧУ Ⅹ МЕЖДУНАРОДНОМУ КОНГРЕССУ МАПРЯЛ[J];中国俄语教学;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Алексей Баранов;;Краткое изложение доклада:“О некоторых особенностях подготовки китайских русистов,находящихся вне языковой среды”.[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Ефименко Александр Евгеньевич;;О некоторых лексико-семантических китаизмах в русском языке китайцев[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杨杰;;Социолингвистические аспекты влияния средств массовой информации на современный русский язык[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刘浩;;《Китайский》период творчества Валерия Перелешина[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马佳;;俄语成语模式研究[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宁;俄语中的动植物名词涵义[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王岩星;论交际失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3 王臻;对先例现象的理论阐释及符号学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5年

4 梅颖;俄罗斯文化中的圣愚现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5 王莉莉;俄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方法[D];辽宁大学;2007年

6 孙丽丽;俄语词汇多义性探微[D];辽宁大学;2011年

7 徐锐;谈21世纪初俄罗斯报刊中的代用语[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艾娇;语言文化学视角下“美”的俄汉语观念对比分析[D];苏州大学;2012年

9 关美玲;《Российские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и науки》的汉译策略[D];黑龙江大学;2013年

10 赵敏;《俄罗斯滨海边疆区2025年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俄译汉的语言特点及翻译方法[D];黑龙江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105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12105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2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