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中俄文化交流联盟平台的实施与推广
本文选题:中俄文化差异 + 微信交流 ; 参考:《科技展望》2015年03期
【摘要】:该项目以建立微信交流群为基础,群成员以俄语专业学生、资深俄语教师、俄罗斯留学生为主。成员可在群内寻求帮助以便于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还可以在交流群中分享成员们的亲身经历,与大家共勉。通过定期举办文化交流活动,加强中俄文化交流与缩小中俄文化差异,扩大两国节日文化的宣传。该平台由资深俄语教师和俄罗斯导师指导,可为成员的问题提供准确、合理答复。成员可以通过该平台更加准确了解中俄两国时事文化,成员间对中俄双方的文化差异进行探讨交流,了解两国间的文化差异,避免文化冲突带来的误解与损失。
[Abstract]:The project is based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WeChat communication group, with Russian majors, senior Russian teachers and Russian students as the main members. Members can seek help in groups to solve problems in life and study. They can also share their personal experiences with others in the exchange group. Through holding cultural exchange activities on a regular basis, we should strengthen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narrow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and expand the publicity of the festival cultur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The platform is directed by senior Russian teachers and Russian tutors and can provide accurate and reasonable answers to members' questions. Through this platform, members can understand the current affairs culture of China and Russia more accurately, discuss and exchang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understand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and avoid misunderstanding and loss caused by cultural conflicts.
【作者单位】: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H35;G1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国新;;20年来中俄文化交流简论[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2年05期
2 马静雅;;议中俄文化交流现状[J];华章;2013年3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刘清才;;中俄关系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J];东北亚论坛;2006年05期
2 刘莉莉;;浅谈中俄文化交流[J];大众文艺;2011年18期
3 孙万湖;面向新世纪、新时期的中俄科技合作[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5年01期
4 张鹏;;中俄两岸文化交流与边疆大学文化创新[J];北方音乐;2011年12期
5 况雨霞;王娟;;中俄文化交流浅论[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6 陈本栽;加强文化交流 促进中俄关系全面发展——中俄文化交流问题的思考[J];西伯利亚研究;2002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伟毅;中俄科技合作模式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殷国明;文化交流:发展和整合未来的世界[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赵振宇;冲突与融合:入世后的中西方文化交流[J];开放导报;2002年08期
3 陈汉忠;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S2期
4 李东然;对于东亚文化交流概念的理解[J];当代韩国;2004年01期
5 平山郁夫;;平山郁夫艺术展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交叉点——丝绸之路的光辉[J];美术观察;2008年05期
6 孙晋康;;我院组团赴台湾进行文化交流考察活动[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孙迎辉;;新“西学东渐”——畅想未来的中欧文化交流[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武丽梅;;非语言交流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J];青年记者;2011年14期
9 刘莉莉;;浅谈中俄文化交流[J];大众文艺;2011年18期
10 谭桔玲;;论跨文化交流意识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日本举办《诞生!中国文明》中、日文化交流演出[A];中国演员(2010年第4期总第16期)[C];2010年
2 李孝祺;洪捷;;拓展榕台文化交流 推进文化强市建设[A];闽台文化研究[C];2006年
3 刘金才;;中日跨文化交流和理解的隔膜[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大众文化在亚洲:全球化、区域化和本土化”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5年
4 李北海;;关于加强中拉历史文化交流的几点想法——在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拉丁美洲现代化进程研究学术讨论会”上的讲话[A];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拉丁美洲现代化进程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杨奇友;;扩大文化交流 增强自身实力[A];2008山东省群众文化学会论文集[C];2008年
6 叶朗;;在文化交流中展示中华文明的普世价值[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7 林被甸;;跨越太平洋:中国与拉丁美洲的文化交流[A];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拉丁美洲现代化进程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程德;;澳门举办“中西方文化交流”国际学术讨论会[A];明史研究第3辑[C];1993年
9 ;探索艺术规律 推动文化交流[A];黑龙江省社科工作经验交流会材料汇编[C];2010年
10 吴文英;蔡祖南;;跨文化交流能力是引智干部的必备素质[A];北京高校引进国外智力工作文集(第一辑)[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义才邋实习生 黄德新;日本关市文化交流代表团抵黄[N];黄石日报;2008年
2 云南省文化厅厅长 黄峻 本报记者 罗蓉婵 杨凡 采访整理;深化文化交流合作增强软实力[N];云南日报;2010年
3 记者 黎铁桥 实习生 瞿巧莉;促进文化交流 实现合作共赢[N];长沙晚报;2013年
4 邱兆敏 记者 孟凌云;展示良好形象 推动文化交流[N];吉林日报;2013年
5 记者 丁刚 张卫中 颜欢 王海林 侯露露 范剑青 吴志华 李强 姜波;文化交流让中拉关系更亲近[N];人民日报;2014年
6 首席记者 解广军;真正把文化交流周办出档次办出水平 办出成效[N];鸡西日报;2005年
7 林流;文化交流中的世界之中国[N];中华读书报;2002年
8 记者 王文利;中国·鸡西第四届中俄文化交流周胜利闭幕[N];鸡西日报;2007年
9 任彦;中印签署文化交流协定执行计划[N];人民日报;2007年
10 贺锴 倪元;山西文化交流访日团受到热烈欢迎[N];山西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晓斌;历史上云南文化交流现象研究[D];云南大学;2002年
2 张春月;五脏概念的中西医比较与中医跨文化交流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云华;中俄文化交流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2 武海波;跨文化交流中的意识形态研究:中美形象互构的视角[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爱军;冷战后中俄文化交流探讨[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田鸿坡;中国—伊朗文化交流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田春雨;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回顾与当代反思[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徐黎;文化交流四要素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赵元根;21世纪韩中文化交流:理论与实践[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8 杨思莹;网络与现实空间互动中的跨文化交流[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赵书妍;16~18世纪的中意文化交流及其历史启示[D];河南大学;2006年
10 李巧茹;论蒙元时期中国和西亚的文化交流[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8497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1849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