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迁移理论及俄语教学实践
发布时间:2017-04-18 20:05
本文关键词:语言迁移理论及俄语教学实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随着外语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母语对外语学习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就俄语学习而言,学习者在学习俄语时,母语(汉语)的语言系统早已形成,而这个系统势必会对俄语学习造成影响,这种影响就是语言迁移。语言迁移有怎样的规律、对外语学习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利用正迁移,防止负迁移,这些都是外语教师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俄语和汉语属于不同的语系,差别较大。由于这些差别的影响,在俄语学习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语言负迁移,对学习造成严重的阻碍。本文就是针对负迁移这个问题,在对俄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作全面对比的基础上,找出负迁移产生的范畴及对俄语学习的影响,依据语言迁移理论探讨促进俄语教学实践的策略。 本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语言迁移理论及其发展过程。阐述了语言迁移的概念、表现形式,以及语言迁移理论的发展过程,对语言迁移理论做系统的介绍。 第二部分为母语对俄语学习的负迁移范畴及其影响。该部分对俄语和汉语进行详细对比,从语音层面、语法层面、词汇层面分别阐述汉语对俄语学习的负迁移范畴及影响。 第三部分为语言迁移理论在俄语教学中的应用。在对影响俄语学习的负迁移范畴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大学俄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分别就整体教学中俄、汉语差异对比问题和纠错问题,以及语音、语法、词汇这三个相对独立的教学环节提出几点具体的教学策略,力求使母语负迁移的影响降为最小。 本文之所以总结在俄语学习过程中易产生母语负迁移的范畴,并针对这些范畴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目的在于使俄语教学更加人性化,使学习者在学习中少走弯路,使教师在教学中更有效的利用教学策略,减少母语负迁移对学习者的影响。
【关键词】:语言迁移 负迁移 俄汉对比 教学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H35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6
- 俄文摘要6-9
- 引言9-11
- 第一章、语言迁移理论及其发展过程11-19
- 一、语言迁移的概念11-12
- 二、语言迁移的表现形式12-14
- (一) 正向迁移和负项迁移12-13
- (二) 语间迁移和语内迁移13
- (三) 交际迁移和学习迁移13-14
- 三、语言迁移理论的发展阶段14-19
- (一) 行为——结构主义理论15
- (二) 对比分析理论15-16
- (三) 偏误分析理论16-17
- (四) 中介语理论17-19
- 第二章、母语对俄语学习的迁移范畴及其影响19-37
- 一、语音层面的迁移及其影响19-26
- (一) 发音19-21
- (二) 重音21-23
- (三) 语调23-26
- 二、语法层面的迁移及其影响26-32
- (一) 名词的变化26-28
- (二) 动词的选择搭配28-30
- (三) 前置词的使用30-32
- 三、词汇层面的迁移及其影响32-37
- (一) 词音形成32
- (二) 词形构成32-34
- (三) 词义确立34-37
- 第三章、语言迁移理论在俄语教学中的应用37-45
- 一、共性教学策略37-39
- (一) 对比教学策略37-38
- (二) 纠错教学策略38-39
- 二、单项教学策略39-45
- (一) 语音教学策略39-40
- (二) 语法教学策略40-42
- (三) 词汇教学策略42-45
- 结语45-46
- 参考文献46-48
- 致谢48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静;基于任务型教学法的汉语口语教学及其应用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2 罗菱;关于俄语背景留学生对汉语助动词习得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3 徐霄;黑龙江大学留学生汉字偏误情况调查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语言迁移理论及俄语教学实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56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315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