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报刊文本的对话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2 05:10
本文关键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报刊文本的对话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语言是社会的镜子,它如实反映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苏联解体给俄罗斯社会带来了巨变,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社会制度、政治经济、日常生活等领域,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甚至人际交往模式也发生了根本转变。极权社会时期的独白思维模式被多元化社会的对话思维模式所代替。这种变化对俄罗斯报刊语言产生的最直接、最明显的影响就是报刊由以媒体为中心转向以读者为中心,并确立了对话性的原则。对话性成为报刊文本的基本特征之-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给20世纪的哲学、人类学、语言学、符号学历史文化学、美学和诗学等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变革,为人们认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他把对话性视为一切话语或文本的基本特征。这里的“对话性”不仅指人物间的对话,也指作者、文本与读者间的“对话”。对话性的基础是对话体,但对话体并非体现对话性的唯一手段。对话性是对话向独白和非对话形式渗透的现象,它使非对话的形式具有对话的性质。报刊语言作为直接针对受众的语言,实质上是作者、新闻作品与读者间的对话。报刊的感染功能决定了作者需要利用各种手段达到影响与感染受众的目的。实现感染功能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文本的对话性。分析研究对话性在报刊文本中的具体体现,一方面有利于丰富和完善对话理论,扩大对话理论研究的视野;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和掌握报刊文本的构建规则,为新闻工作者的创作提供理论参考,使其更好地与读者交流,促进大众传媒与受众的交际,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宗旨;该研究也为俄语教学与研究提供新的方法与视角,使人们更好地从对话性角度理解与研究俄罗斯报刊语言,掌握其对话性特点及发展趋势,不与时代脱节。 对话性体现在报刊语言的各个层面,其表现形式和表达手段丰富多样,形成原因也错综复杂。本文拟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之上,对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报刊文本对话性的表现形式及手段进行系统分类,对对话性形成的原因进行文化和心理阐释,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初步的探讨,以期丰富和完善对“对话性”的研究。 本文由引言、正文三章及结语部分组成。引言部分主要介绍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任务、研究现状、及历史研究概况等;第一章则是对报刊文本对话性的基础理论研究,不仅对对话性及巴赫金对话理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报刊文本的对话性也进行了探讨与界定;第二章是本论文的重点部分,我们运用历史比较法从两个角度对报刊文本的对话性进行了实例阐述:报刊文本对话性的主要表达形式和主要表达手段;第三章主要从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两方面来进行系统的阐述,探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报刊文本对话性形成的主要原因;结语部分回顾了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指明其理论及实际指导意义,并提出本论文的局限性及进一步研究空间。
【关键词】:报刊文本 对话性 表现形式 表达手段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H35
【目录】:
- 摘要8-10
- 目录10-12
- 正文12-78
- 参考文献78-84
- 致谢84-8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小青;九十年代的俄语风尚[J];俄语学习;1999年02期
2 李乐君;俄语报刊词汇的几个特点[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孙汉军;报纸语言的对话性[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4 李志勇;;试析俄报刊语言对话性的表达形式及表达手段[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5 张海燕;;翻译的多重对话性研究——巴赫金对话理论对翻译的启示[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6 王冬竹;报刊语言中的口语要素[J];外语研究;1995年01期
7 赵爱国,王仰正;当代俄语语言时尚略评[J];外语学刊;2000年03期
8 曹月华;谈俄罗斯报纸与报纸语言在苏联解体后的发展状况[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9 凌建侯;话语的对话性——巴赫金研究概说[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03期
10 白春仁;巴赫金──求索对话思维[J];文学评论;1998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倩;从女性心理看俄语报纸广告文本的对话性[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本文关键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报刊文本的对话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08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470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