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俄语论文 >

汉俄含颜色词成语的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2 08:09

  本文关键词:汉俄含颜色词成语的对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几十年来,世界各国语言学家开始给对比较语言学更多重视。比较的手段不但给研究者提供很宽的研究范围,而是使他们在更多视角下看自己的母语。社会语言学与文化语言学的迅速发展是现代语言学的另外一种趋势。此现象明显地反映着目前全球化世界的需要。 我们在学一种外国语言的过程中,必然对词语所含象征意义的理解、准确运用遇到一些困难,此让我们多注意外语词汇的文化内涵。值得注意的是,成语是文化特征反映能力很强的语言现象,而对外国语言学习者特别难理解的词汇部分。同时,知道颜色词含有的特殊象征意义特别重要,因为颜色与颜色词离不开着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凡是上说的因素使我们把对含颜色词汉俄成语的不同文化因素影响与我们进行的探究联系起来,我们把论文题目制定为“汉俄含颜色词成语的对比研究”。 本文的内容结构取决于上面列举的几点而讲述的逻辑,它分为5个部分:引言、正文的三章、结语。在引言中我们形容了本次研究范围,提出了研究对象与目标,并论述了选题基础、语料来源、研究方法与意义。在第一章中,我们介绍成语的主要特征,谈到影响它们的主要因素,阐述成语的文化、民族特殊性的反映能力。在第二章中,我们论述了汉族人与俄罗斯人对颜色观念的发展过程,提出两种观念的异同。在第三章中,我们就汉俄含颜色词成语进行了对比分析,终于证明了,,成语中的颜色词象征意义取决于两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在本文的结语中,我们总结全论文的研究内容。 本研究的成果能对中国文化与俄罗斯文化有关的精神思维特征加深第二语言学习者的了解,深刻理解汉俄成语的涵义,丰富对两种语言颜色词象征色彩的知识,于是有效地提高外语交际能力。本文对促进汉语及俄语言文字学的发展,丰富对两国传统文化知识,提高互相文化语言的教学、研究和应用水平,无疑会有显著的作用。
【关键词】:成语 颜色词 象征意义 汉俄语对比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35;H136
【目录】:
  • 摘要4-5
  • 俄文摘要5-7
  • 目录7-8
  • 引言8-11
  • (一) 研究范围、对象8
  • (二) 选题基础与语料来源8-9
  • (三) 研究目标、意义9-10
  • (四) 研究重点与方法10-11
  • 一、 成语作为不同民族特殊性的反映11-15
  • (一) 成语是一种文化现象11-12
  • (二) 影响成语的主要因素12-15
  • 二、 汉俄民族对颜色的观念差异15-23
  • (一) 汉族人观念的形成过程15-18
  • (二) 俄罗斯人观念的形成过程18-23
  • 三、 汉俄含颜色词成语的分类对比23-45
  • (一) 含红色词的成语23-27
  • (二) 含黄色词的成语27-29
  • (三) 含黑、白色词的成语29-36
  • (四) 含灰色词的成语36-38
  • (五) 含绿色词的成语38-40
  • (六) 含特殊颜色词的汉语成语40-45
  • 结语45-46
  • 参考文献46-49
  • 附录49-57
  • 后记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芳琴;莎翁戏剧中颜色词的文化意义及其翻译[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 刘再雄,刘祥清,周桂宝;英汉颜色词文化内涵的异同举要[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3 梁燕华;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与翻译[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4 赵亮;从俄汉颜色词看语言的世界图景[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5 朱小平;浅议汉英颜色词的翻译[J];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12期

6 杨玲;;论颜色词在语言运用中的英汉文化差异[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7年12期

7 李镜;;颜色词的语义及其翻译技巧探析[J];英语知识;2010年03期

8 柯金算;从颜色词看英汉语言文化差异[J];龙岩师专学报;1998年02期

9 李群;颜色词与英汉文化差异[J];开封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10 沈艳;汉英颜色词文化学探析[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芳琴;;莎翁戏剧中颜色词所体现的文化意义及其翻译[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10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肖华云;俞士汶;;文学作品中的颜色词分布探析[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吴小林;曾东京;;浅谈《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成语的翻译[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传彪;;论成语翻译的双重性特点[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段新焕;张积家;;汉语常用颜色词的概念结构[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李顺琴;;汉语颜色词的教学策略[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7 朱嘉珑;;俄语颜色词意义浅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王坛;;Yellow——A Comparative Study of Color Metaphor In Chinese and English[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9 李小清;;英汉颜色词语的文化内涵[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许娜;;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颜色词[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 宋晓燕;英汉语言中颜色词的差异[N];甘肃日报;2009年

2 刘丽芬 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汉俄特色标题文化解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韩为卿;“承诺”与“召回”[N];河南日报;2004年

4 冯 源;上海译文出版社启动全国首次图书召回[N];中国质量报;2004年

5 见习记者 孙海悦;图书召回考验出版社质量管理[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6 地质出版社 魏智如;维权打假:且看《地质大辞典》的真面目[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金鑫;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专业化道路越走越宽[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8 记者 孙京平;翻阅新书 认识今日俄罗斯[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9 本报见习记者 杨泳;垒起民族读物的“书山”[N];中国民族报;2004年

10 ;3·15 文化产业呼唤诚信[N];中国文化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心交;越汉成语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金福年;现代汉语颜色词运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赵晓驰;隋前汉语颜色词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潘明霞;汉英“身物互喻”词汇对比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5 陈曦;汉语多词素词的心理表征和加工机制的心理学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春新;《汉俄教学字典》:理论构建与编纂实践总结[D];黑龙江大学;2004年

7 肖世孟;先秦色彩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8 程绍华;中西现代作家创作的色彩观照与读者接受[D];吉林大学;2009年

9 沈炜艳;从衣饰到神采[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10 吴爱荣;文学作品中伴随语言手段的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莲娜;汉俄含颜色词成语的对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丽丽;基于双向平行语料的汉俄成语翻译对比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孙莉;《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中成语翻译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刘燕燕;《人民日报》成语使用情况历时考察与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5 周晓兰;汉语“人”字成语的翻译[D];喀什师范学院;2012年

6 吴芳;汉俄成语对比及翻译[D];黑龙江大学;2003年

7 刘金凤;“数X数Y”式成语汉越对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裴氏成蓉;汉越成语对比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9 魏静;符号学角度看成语翻译[D];天津商业大学;2012年

10 马祥英;关于汉越成语隐喻的应用对比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汉俄含颜色词成语的对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11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4711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d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