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哲学视阈中的日语惯用句语义研究——以“胸”和“腹”为中心
本文关键词:体验哲学视阈中的日语惯用句语义研究——以“胸”和“腹”为中心
【摘要】: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的形成经历现实、认知和语言3个阶段,认知加工起着核心链接作用。本文从体验哲学出发,对带有"胸"和"腹"的日语惯用句的语义进行细致考察,认为具象的身体词汇之所以能够表达思维、情感等精神层面的抽象意义,是人类通过身体和大脑与客观世界互动的结果,人类在以日常的身体经验来体验和认知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构建概念结构和语义系统。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
【关键词】: 胸 腹 日语惯用句 体验
【基金】:黑龙江省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现代日语三价动词的语义分析与实践”(1252221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36
【正文快照】: 1引言惯用句可谓世界语林中的瑰宝,是各民族的语言习惯、思考方式和社会观念的重要体现形式之一。不同地域的人们,由于所居环境、生活行为方式不相同,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千差万别,直接形成了各民族惯用句的不同特色。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的认知活动植根于日常的身体经验。在“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寅;;荀子论语言的体验认知辩证观——语言哲学再思考:语言的体验性(之五)[J];外语学刊;2006年05期
2 李洪儒;;西方语言哲学批判——语言哲学系列探索之七[J];外语学刊;2008年06期
3 李红儒,孙赫杰;认知链条上词的意义与指称对象[J];外语学刊;1999年01期
4 黄碧蓉;于睿;;人体词语词义转喻性研究[J];外语学刊;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勇;;基于“语言游戏说”的汉语歇后语新解[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任军;“遵从规则”与“公共检验”的预设及其问题——论维特根斯坦的私人语言问题[J];北方论丛;2005年05期
3 王敏;;回归日常生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4期
4 石中英;;教育学研究中的概念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庞楠;;人类公共自由限度的逻辑终结——阿伦特政治行动与法律制度思想论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徐岿然;;非形而上学时代的逻各斯变式——论形而上学在晚期资本主义阶段的符号化与资本化畸变[J];长白学刊;2009年01期
7 马凌燕;;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说的艺术探索[J];长城;2010年10期
8 张爱珍;林明金;;规则悖论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年03期
9 胡燕平;;语词的意义:现实的和理想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胡燕平;;语言意义的虚与实[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超;;科学理论的可比性问题研究[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2 张庆熊;;语言、世界和交往行为——评哈贝马斯对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的继承和批评[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树华;有些隐喻为什么不可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周丽昀;科学实在论与社会建构论比较研究——兼议从表象科学观到实践科学观[D];复旦大学;2004年
3 方刚;维特根斯坦之命题意义的确定性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宋国栋;艺术的放逐与审美的拯救[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苹;中国出版畅销书转型的符号学分析[D];四川大学;2007年
6 刘利民;在语言中盘旋[D];四川大学;2007年
7 石慧;以条约为基础的投资者与国家间仲裁机制的评判[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8 潘宇鹏;科西克《具体的辩证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王中;现代小说语言:在权势与自由之间[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王刚;科学认知规范的理论及其基本问题[D];厦门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松;偶开天眼觑红尘[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银玲;试论生活世界的教育[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3 姜_,
本文编号:10426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1042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