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日本汉字的平民化问题
本文关键词:战后日本汉字的平民化问题
【摘要】:战后日本汉字的平民化问题,是近代以后日本为脱亚而全力摆脱中国文化影响的一桩个案。自明治维新前后,为废除汉字、实现国语的言文一致,日本政府与知识界便一直保持着共识。然而,最终能够做到的只是限制了汉字的使用数量,并且在战后以“汉字假名混合文体”作为国家统一的书写模式,推向社会的终端。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日本文化 汉字 平民化
【分类号】:H36
【正文快照】: 关于当代日本汉字的平民化或者说大众化问题,仅仅将其作为战后一个重要文化走向予以关注显然是不够的。早在明治维新前后,,日本便出现了文字改革的呼声,一场自下而上的废除汉字的风潮绵延了近半个世纪。在这一风潮中,人们或倡导独尊假名,开启国语纯日本化的新时代或主张
【共引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晓丽;1939-1945年东北地区文学期刊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小玲;夏目漱石与近代日本的文化身份建构[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3 孙国亮;小说日常话语的叙述表征[D];上海大学;2007年
4 王平;清末民初的语言变革与现代文学雅俗观的生成[D];四川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金银华;日本大众文学对文化民族主义的解构[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庆委;现代日语中汉字的类型分析及其文化特征[D];广西大学;2006年
3 郭大为;论汉字在日本的变迁与本土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洪峰;;日本文化导入对多媒体教学的影响[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2 郑瑾;;如何激发学生学习二外日语的兴趣[J];考试周刊;2011年49期
3 姜丽;;基于学生兴趣导向的高校日语改革[J];价值工程;2011年18期
4 井利;;日语对日本多元文化的体现[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5 佟姗;;论日语教学的文化导入[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阿徎哲次;;日本的三种汉字规格[J];中国文字研究;2011年00期
7 刘艾琳;;中日文化差异对日语教学的影响[J];才智;2011年23期
8 吴丹;张树根;;小议日语寒暄语与“内外”文化[J];日语知识;2011年08期
9 浦田千晶;蒋庆荣;;俳句[J];日语知识;2011年08期
10 魏修花;;日语学习中的文化干扰[J];飞天;201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有光;;规范音译用字刍议[A];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2003年年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林哲翔;;加藤周一的翻译观之初探——以《明治初期的翻译》为中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黄雪桂;;试论文化符号的可译性——以《伊豆的舞女》的文化词语翻译为中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吴志虹;;日本古代文献中的“なさけ”——《源氏物语》之前的用例考察[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汪化云;;说“形译”[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肖婷;;日语中的夫妻称呼及其特征——以现代日本社会考察为重点[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蔡文姣;;作为日本文化符号的色彩词汇——以“青”的文化语义为考察对象[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魏丽春;;浅谈日语导游口译的语言技巧[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9 倪霞;;日语数据口译方法初探[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葛茜;;关于日语学习信念变化的一考察——以中国人短期留学生为研究对象[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崔];汉字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有多大[N];中国民族报;2009年
2 杜秀平;日本动漫催热日语培训市场[N];北京商报;2008年
3 通讯员 吴起起;第四届日语竞赛在中南林科大举行[N];湖南日报;2007年
4 吴海涛;教材经典 文化津梁[N];中华读书报;2008年
5 成都市公安局青白江区分局政治处 张隽;生死不离,我和《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N];中华读书报;2008年
6 冯武勇;日本拟新增191个常用汉字[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7 张帆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文化软实力解读之日语国际推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山西财经大学 杨著清;日语专业毕业论文的指导方法[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义吉;司櫖恷太郎のkt史小姮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林;从日语色彩词看日本文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王水清;日语汉字同日本文化[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3 沈阳;关于汉语中的日语借词的考察[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4 朱佳;有关日语中和制汉字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汉娜;对日语口语句末省略表现习得的考察[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管秀兰;日语教学中文化导入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姚晓丽;论日语谚语的特点[D];黑龙江大学;2007年
8 侯丽;日语学习动机[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沙欢;“气”字惯用词组的语义特征和建构[D];吉林大学;2007年
10 胡小波;从日语语言看日本文化的特性——“原态精神”[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762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1076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