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汉亲属称谓的语用情境对比研究
本文关键词:日汉亲属称谓的语用情境对比研究
【摘要】:称谓语 (包括亲属称谓、社交称谓、姓名称谓和代词称谓 )可以用于三种不同的语用情境 :指称说话人自己是自称 ,指称听话人是对称 ,指称说话人和听话人以外的第三方是他称。在面对面对话的交际场合 ,称谓语可以随着说话人在该语境中设定的视点而改变。亲属称谓是一种特殊的称谓现象 ,它的运用不但需要确定一个视点 ,而且还需要确定一个参照点。本文着重从称谓语境的自称、对称、他称三个侧面对比研究日语和汉语亲属称谓在参照点转移和视点设定上各自的语用特点。亲属称谓的这种语用特点在以往的汉语亲属称谓研究中 ,似乎很少为人注意。本文对各种有关现象作了初步的梳理 ,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一个理论框架。
【作者单位】: 日本790-8578爱媛县松山大学人文学部
【分类号】:H36
【正文快照】: 零 引言称谓现象总是在一定的交际场合中出现的。交际场合里涉及到的人物可分为说话人 ,听话人 ,以及说话人和听话人之外的第三方。人类言语交际活动的基本形式是面对面的会话 ,是以说话人为视点组织交际情境的。使用称谓语时 ,指称说话人自己是自称 ,指称听话人是对称 ,指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崔希亮;现代汉语称谓系统与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希亮;现代汉语称谓系统与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年02期
2 徐敏;汉语称呼语连续统模型及其功能变异模式[J];皖西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刘金玲,林莉;现代汉语称谓语及其社会动因[J];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朱万喜;儿童语言中的亲属称谓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5 许光烈;姓名称谓的汉语表达[J];广州师院学报;2000年10期
6 王金芳;论古代谦让词的特点与分类[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7 韩志刚;现代汉语社会面称语的组合规则及其功能[J];汉语学习;2001年01期
8 黄健秦;;二维语用框架下的称呼语序列——“表敬准则”与“示近准则”的竞争和互动[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马博森;;指称现场人物的语言策略[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10 凌德祥;现代汉语面称系统的不对称性与对外汉语教学[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丽艳;;“N+们”与其他表多数语法形式之区别[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2 崔希亮;;汉语称谓系统的嬗变及其动因[A];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9年
3 李丹蕊;;浅论“彼”的非人称代词之特性——以中日第三人称代词的差异比较为中心[A];中外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俊阁;明清山东方言代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张征;《红楼梦》人物换称的语用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雪春;现代汉语等同范畴的语义认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宋春阳;面向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名+名”逻辑语义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5 马丽;《三国志》称谓词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力;《红楼梦》中人称指示语的语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2 南旭东;论《红楼梦》杨宪益译本中称谓的英译[D];上海海事大学;2006年
3 靳晓红;文学作品称谓语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陈青松;“大/小+名”结构考察[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阮氏翠幸;现代汉语与越南语亲属称谓语对比研究及其文化内涵[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燕;称呼语的语用功能[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7 鹿荣;关于赵树理小说称谓语的几个问题[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8 郝瑞丽;人际关系和称谓系统的跨文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毛悦;影响汉语第二人称代词使用的社会文化因素[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10 肖灵;言语行为中的人称代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玉芳;;例析英汉语言词义联想不同的成因[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30期
2 李彦;;影响英汉称呼语系统差异的因素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2期
3 张红;;基于英汉时制分析《小妇人》时态载体[J];大家;2011年15期
4 干诚;;人称代词转换的认知分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刘彦娟;赵晨光;;跨文化交际中需要把握的几个方面[J];海外英语;2011年05期
6 郭婧;;英语教学中关于文化教育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1年53期
7 张娟娟;;英汉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6期
8 吴美燕;石平;;论《红楼梦》文学特色翻译中译者之艰辛[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2期
9 孔令会;夏倩;;例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西文化差异[J];考试周刊;2011年39期
10 陈颖芳;;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看英汉礼貌用语差异[J];华章;2011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周晓幸;;法语动词与时态[A];国际交流学院科研论文集(第四期)[C];1997年
2 李发元;;从文化差异看汉俄称谓语的异同[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李发元;;汉俄称谓语差异的文化阐释[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4 孙蕾;;方位词语义辨析[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5 黄虹;;语篇衔接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杜春妙;;从“这”的误译谈起[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许余龙;;认知语法框架中的英汉下指研究——兼谈汉语人称代词照应的单向性问题[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枫溪区崇礼中学 曾德玲;中学英语教学中中英文化差异的渗透[N];潮州日报;2008年
2 赵玉璋;浅谈英语教学中的中西文化差异[N];文艺报;2008年
3 刘丽芬 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汉俄特色标题文化解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临沭第一初级中学 高庆香;浅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中西方文化的差异[N];学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家胜;级次与标准理论的语言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2 徐英平;俄汉语空间系统多层面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6年
3 福井启子;中日言语行为差异与心理交际距离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王彤;俄、汉语时间范畴多视角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晓敏;汉日亲属称谓对比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齐晓峰;汉韩亲属称谓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3 赵冰;汉英《红楼梦》亲属称谓翻译对比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4 王新刚;现代汉语、英语、日语亲属称谓对比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5 朱俊峰;汉英亲属称谓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王文静;中日亲属称谓的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金受玄;汉韩现代亲属称谓语对比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朱玲麟;[D];安徽大学;2002年
9 戴锦君;《红楼梦》亲属称谓的翻译[D];东华大学;2005年
10 克自雄;现代汉缅语亲属称谓比较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997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1199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