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日语论文 >

日本文学作品的翻译规范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6 02:12

  本文关键词:日本文学作品的翻译规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吾辈は猫ごめる』 翻译规范 源语文本 目的语文本


【摘要】:翻献活动不单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而是涉及到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等多方面因素。所以,本论文引入图里的描写翻欹研究理论,选择同是90年代出版的大陆于雷版(1993)和台湾赵慧瑾版(1995)的《我是猫》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两个中译本的翻译规范。该选题从翻译规范的新视角对《我是猫》的两个中译本进行对比,可以为日本文学翻译提供新的翻译研究案例,同时这种对比分析,对于读者选读译本有一定帮助。本选题是基于前人研究成果提出的。首先,前人成果中考察英语作品的中译本、中国作品的英译本的翻译规范的论文很多,这些研究案例对于日本文学作品的中译本的翻译规范的考察有很大借鉴意义。其次,前人的《我是猫》的翻译研究多集中于语言层面,特别是翻译方法、技巧的探讨,而且译本集中于大陆译本。本论文采用对比分析法和描写研究法,重点考察两个中译本的翻译规范,并分析两个中译本翻译规范上不同的原因。本论文分为四章,第一章引入图里的描写翻欹研究理论,介绍翻译规范概念。第二章说明两个中译本的选定原因,并考察两个中译本的译者和翻译背景。第三章从预备规范、起始规范、操作规范三个方面对比两个中译本,总结两个中译本翻译规范的异同,重点从语言、文化、特殊表达三个范畴考察了两个中译本的起始规范。最后根据第三章的分析结果从译者、社会背景、语言三个方面探讨产生这些不同的原因。图里认为翻译活动是由翻译规范控制的,翻译规范包括预备规范、起始规范和操作规范。预备规范是翻译开始前影响翻译行为的宏观因素:起始规范是译者自身的宏观选择,确定翻译行为倾向源语规范还是目的语规范;操作规范是译者自身的微观选择,包括语言规范等影响翻译作品的微观因素。对于英语、汉字词汇、惯用句这些语言范畴词汇的翻译,于雷版把英语都译成汉语,把汉字词汇都置换成目的语中的既有词汇,把惯用句翻译成目的语中的相似表达;与之相比较,赵慧瑾版把原作中的英语直接用英语表记,借用原作中的汉字词汇,模仿惯用句的形式,保留惯用句中的异质要素。对于文化范畴词句的翻译,于雷版不拘泥于原作的形式,尽量使用大陆人比较熟悉的表达来翻译;而赵慧瑾版尽量逐字翻译,保留原作中的异质文化。对于双关语等特殊表达范畴词汇的翻译,于雷版最大限度发挥拼音的可能性,把双关语等表达技巧所隐含的意思通过拼音的技巧传达给读者,而赵慧瑾版是基于原作中的表达形式进行翻译。通过以上的分析得知,于雷版倾向于目的语文本的言语规范和文化规范,而赵慧瑾版更多受到原作的影响,展现出接近源语文本的言语规范和文化规范的倾向。同时,赵慧瑾版的《我是猫》中有很多日语借用词的注,侧面反映了赵慧瑾版接近源语文本的言语规范和文化规范的倾向。两个中译本翻译规范上不同的原因:于雷除了翻飙活动之外还从事大量的文学创作工作,他翻译并出版《我是猫》的80、90年代中国大陆经济发展加速,翻译活动更加重视读者,同时现代汉语已经完全成熟和定型,日文化句型已不多见。而赵慧瑾是台湾译者,台湾曾有五十年的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对日语的接受度高,并且90年代出现大量引进日系外来语的现象。本论文不是为了评价哪个中译本更好,而是描写两个中译本翻译规范的异同,并探讨其原因。希望能对日本文学作品的翻译研究以及两岸日本文学翻译交流有所裨益。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36;I0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江洪,张柏然;国外翻译规范研究述评[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李德超,邓静;传统翻译观念的逾越:彻斯特曼的翻译规范论[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3 李丽,陈蓓;翻译规范研究概述[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5年03期

4 武卫青;;翻译规范理论之于翻译活动的解释力[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5 陈鹏;;守规与译者的主体性——关于翻译规范的认识[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仝亚辉;;当代西方翻译规范研究的发展与特点[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仝亚辉;;西方翻译规范研究特点分析[J];山东外语教学;2009年01期

8 廖七一;;晚清集体叙述与翻译规范[J];上海翻译;2011年01期

9 徐修鸿;;翻译规范研究的文化社会转向:阐发与思考[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耿强;;国家机构对外翻译规范研究——以“熊猫丛书”英译中国文学为例[J];上海翻译;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嘉;;从文学翻译规范论看福尔摩斯侦探小说在晚清的译介[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2 张冬梅;;从“是”到“应该”——切斯特曼翻译规范理论的逻辑进路与有效性限度解析[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3 罗列;;论20世纪初叶中国女性译者的间接翻译及自觉意识[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4 蓝红军;;发生学:描写翻译研究的新视角[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5 方梦立;;论海峡两岸人名地名翻译规范、统一的必要性[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 王帅;当前翻译规范问题及解决途径[N];光明日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赵晓霞 李炜娜;汉语夹杂英语 怎么看,怎么办[N];人民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韩庆果;整合文本性的翻译规范理论初探[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2 刘立胜;翻译规范与译者行为关系研究的社会学途径[D];山东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婧;《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两个中译本的对比研究翻译规范视角[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2 梁超;翻译规范视域下的人文类文本翻译实践报告[D];大连外国语大学;2015年

3 周俏娜;翻译规范与策略[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4 黄素清;从《经济学原理》的翻译看经济文献的翻译规范[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5 吴娟;翻译规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李青;翻译规范与林纾的翻译[D];苏州大学;2008年

7 何平;从翻译规范理论视角重新解读林纾和鲁迅的翻译[D];天津大学;2012年

8 王彦彩;从翻译规范理论解读林纾翻译现象[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9 李峰;学术著作的翻译规范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10 卢思帆;从翻译规范看《道德经》的两个英译本[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569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12569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1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