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概言表现的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7 18:19
本文关键词:中日概言表现的对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语气 概言表现 中日对比 不确定性 语义和表现方式
【摘要】: 人们时常通过不确定的语言表现,表示对某种事物或某种现象的判断或认识。这种语言表现被称为概言表现,作为普通逻辑表现形式的一种,存在于每一种语言里。在汉语与日语中,也存在大量的概言表现。由于这一种语言现象的表现语义复杂、形式丰富,引起中日两国语言学者的关注。近年来,中日两国语言界内兴起在语气范围内,对概言表现进行分析研究。 日语中的概言表现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助动词“だろう”“ようだ”“みだいだ”“そうだ”“らしい”、文节“かもしれない”“にちがいない、”等。这些表现方式彼此语意相近,不易辨别,加大了日语学习者的实际运用难度。所以,关于概言表现的研究不仅在日本国内、在中国的日语学界也正在兴起。 由于汉语与日语的句子构造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其概言表现的表现方式也明显不同。汉语的概言表现主要通过“会”“能”“要”等情态动词、“好像”“也许”“未必”“想来”等语气副词、以及语气词“吧”等表现方式来体现,这些表现方式均属于语气范围。 到目前为止,中日两国的语言界对概言表现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中日对照研究仍然比较少见。 另一方面,中日概言表现由于在意义、种类及构造上各有不同,所以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在实际运用中经常出现错误。要克服这些实际运用中的错误,首先需要从意义以及形式上,准确理解中日概言表现各自的特征、以及两者的共通点,故有必要对中日概言表现进行对比研究。 因此,为了给汉、日语学习者提供一个系统的对比平台,同时试填补中日概言表现中对比研究的小空白,本文以对比研究的形式,从意义以及形式上对中日概言表现进行分析,并探求两者的异同点。 本文由五个部分组成。 第一章介绍本文的先行研究及其问题点、研究动机、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本研究的基本立场等。 第二章介绍概言表现的概念、语义特征“不确定性”、以及中日概言表现的表达方式。 第三章根据概言表现的语意特征“不确定性”,从语意上将中日概言表现分为“不确定的推测”、“可能的推测”以及“确定的推测”,并在语义论的范围下进行中日对比研究。在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两种语言在语义上能够互相对应的部分。 第四章根据第三章语义对照研究的结果,对中日概言表现的表现方式进行对比研究,探求各自的特征,并总结两种语言在表现方式上能够互相对应的部分。 第五章总结全文并阐述今后的课题。 总之,本文在语义和表现方式两方面,对中日概言表现进行对比研究,探求两种语言的概言表现的异同点,试勾勒出中日概言表现对比体系的大体轮廓,以期能填补概言表现的中日对照研究中的小空白。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H3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高凤兰;关于句法结构的情态意义[J];东北师大学报;1998年05期
2 戴耀晶;汉语疑问句的预设及其语义分析[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3 胡明扬;语气助词的语气意义[J];汉语学习;1988年06期
4 段业辉;语气副词的分布及语用功能[J];汉语学习;1995年04期
5 于康;;命题内成分与命题外成分——以汉语助动词为例[J];世界汉语教学;1996年01期
6 郭锐;;“吗”问句的确信度和回答方式[J];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02期
7 邵敬敏;朱彦;;“是不是VP”问句的肯定性倾向及其类型学意义[J];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03期
,本文编号:12633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1263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