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自他动词使用倾向不同原因探究
本文关键词:中日自他动词使用倾向不同原因探究
【摘要】:日语自他动词是日语语法中的一个难点。中国学习者在使用时常出现误用现象,主要表现在自他动词的使用倾向方面。中国学习者使用他动词的倾向较为明显,而日本人却对自动词较为青睐,这也是出现误用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日语自他动词与汉语的两用动词对比,从两国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心理等方面分析出日语是领会型、"自动词"式表述、带有"なる"性格的静态语言;汉语是说服型、"他动词"式表述,带有"する"性格的动态语言。
【作者单位】: 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H36
【正文快照】: 汉语中的具有自他两性的两用动词,作为自动词使用时表示客观的变化或结果,作为他动词使用时表示动作或行为①。日语中的对应自他动词是指语根相同,语尾不同的动词,二者根本区别在于有对应他动词的自动词表示其对应的他动词的动作状态或结果,而有对应自动词的他动词表示动作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路邈;日本自然观浅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芳;;浅谈高职院校商务日语专业《日本概况》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2期
2 臧晓梅;梁爱华;;日本传统美——和服[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12期
3 李宏香;;弥生,我为你赞叹——品味日剧《冷暖人间》[J];电影文学;2008年09期
4 马慧婕;;从日本料理看日本人的国民性格[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S2期
5 张婷;;大学日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中国冶金教育;2011年02期
6 李丽;日本歌舞伎评略[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7 王晋茶;范云霞;;浅谈日本的和服文化[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张建芳;;浅析《魔法的粉笔》中的象征意义[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9 赵敏;;日本社会高龄化的现状及解决办法[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6期
10 朱春玲;;浅谈日本和服文化[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娜;日本近代悲剧艺术探索[D];安徽大学;2011年
2 李鹏;中日两国の自然观の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3 靳成;日语习惯用语的文化蕴蓄及翻译[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4 刘明;我国森林资源采伐限额管理制度改革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5 李伟;汉语及物不及物动词与日语自他动词的对照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6 陈叶红;战后日本中小学家政教育课程发展及其启示[D];西南大学;2009年
7 王艳;论村上春树小说传统性与后现代性的融合[D];苏州大学;2009年
8 彭小凡;大学生感恩自然教育的现状分析以及完善策略[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9 杨飞飞;关于中日日常寒暄表达的对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芳;占才成;;日语被动句的使用倾向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2 陈凡凡;;汉民族共同语中[v]的使用倾向和接受度调查[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伟;汉语及物不及物动词与日语自他动词的对照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2 刘静;外国人学汉语话语主体观点表达形式的考察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3 南晓霞;关于感谢表现使用的中日对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776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1277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