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日语论文 >

现代中日同形词的应用实态与对译——以中日宪法为例

发布时间:2017-12-26 15:29

  本文关键词:现代中日同形词的应用实态与对译——以中日宪法为例 出处:《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同形词 同形同义词 同形类义词 同形异义词 对译


【摘要】:以中日宪法的对译文本为研究对象,利用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开发的中日对译语料库,对中日同形词的应用实态及对译情况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在中日母语应用中,同形同义词最多,同形类义词次之,同形异义词最少。在中日对译过程中,从原文到译文照搬的同形词最多,词义部分重叠的同形词次之,词义完全不同的同形词最少。汉译日,多见内容扩充现象;日译汉,则多见内容省略现象。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L011)
【分类号】:H36
【正文快照】: 众所周知,日语的汉字起源于我国的表意文字。据史书《三国志》记载,约在魏朝(公元220年—265年)汉字由中国传入日本[1]。中日两国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同形词,可以说“同形词”是中日两国长期语言、文化交流的产物。随着近年来中日对比语言学研究的兴起,关于中日同形词的相关研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贤锋;;日汉同形词的对比分析[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朱英月;《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中的中韩同形词比较分析[J];汉语学习;1996年05期

3 司秀;试析法语变位动词中的“异义同形”现象[J];法语学习;1997年05期

4 李珠和;论汉语和韩语同形词的特点[J];中文自学指导;2005年03期

5 杨红;;汉日同形词使用上的难点[J];日语知识;2010年03期

6 张雪梅;;小议日汉同形词的词义差别——以词义完全不同的同形词为中心[J];考试周刊;2011年25期

7 李曼;;几个常用同形词的读法与词义[J];日语知识;2009年04期

8 胡江;;通过词例对二字日汉同形词的分析[J];飞天;2011年12期

9 张园园;;浅谈汉日同形词的语法意义[J];日语知识;2011年01期

10 张雪梅;;刍议日汉同形词的词义差别——以词义相似的同形词为中心[J];考试周刊;2011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任江辉;;汉日同形词初探[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侯敏;侯敞;;汉英机译系统译文质量的评测[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郭殿福;;同形异义词分类教学法[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佐藤芳之;日汉同形异义词研究[D];北京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晓军;汉日同形词的对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2 夏智慧;中日两国佛教语考察[D];吉林大学;2007年

3 金菁琳;从教育的视点看中日同形词[D];湖南大学;2010年

4 么慧君;从跨文化的角度看汉日同形词[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潇月;关于日中同形词的词义比较[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6 冯英;日本留学生汉日同形词学习负迁移情况调查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7 杨璐;多视角下的中日同形词[D];吉林大学;2011年

8 汝利娜;中日同形词对比及其对日汉语教学[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陈竹;中日同形词的对比及教学法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10 丁薇薇;中日同形词的偏义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377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13377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8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