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日语论文 >

日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法系统考察

发布时间:2017-12-26 20:03

  本文关键词:日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法系统考察 出处:《课程·教材·教法》2012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课标日语 日语教育语法系统 优点和问题 改善方案


【摘要】:日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遵循日语课程标准采用日语教育语法系统。本文重点从词类体系和活用形体系两个方面对其语法系统做考察。从词类体系来看,与以往初高中日语教材相比,主要有六个方面的变化。从活用形体系来看,则在四个方面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与传统的学校语法系统相比,笔者认为日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语法系统具有准确把握用言活用实质、体现日语语法范畴观念等六方面的优点。同时,指出日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在语法系统的把握和部分语法项目的处理及符号运用等方面还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方案。
[Abstract]:Japanese curriculum standards for Japanese curriculum standards follow Japanese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adopt Japanese educational grammar system. This paper focuses on its grammatical system from two aspects: the system of word class and the system of active form. In terms of the system of words, there are six major changes in the Japanese textbooks of the previous high and high school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living system, fundamental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four aspect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school grammar system,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grammar system of Japanese curriculum standard experimental textbook has six advantages: accurately grasping the essence of using words, reflecting the concept of Japanese grammar, and so on. At the same time,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re is still room for improvement in the Japanese curriculum standard experimental textbooks, such as the grasp of grammatical system, the processing of some grammatical item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symbols.
【作者单位】: 人民教育出版社外语分社;
【基金】: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百年教科书整理与研究”(课题批准号:10&ZD095,首席专家:徐岩)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H36
【正文快照】: 引言语法教学是外语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取得事半功倍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学校语法系统在我国日语教学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但是国际上的日语教学主要采用日语教育语法系统。2001年和2003年,教育部相继公布实施《全日制义务教育日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和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世余;赵秀莉;;“数+人”结构中“人”的词性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杨峥琳;刘倩;;离合词中时量补语位置探析——从“结了十年婚”说起[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徐琰;社会因素赋予俄语语言的时代色彩[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王立;汉语方位词身份的确认与N+L结构的收词策略[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1期

5 曾常年;动词重叠式中动词的语义虚化与发音轻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1期

6 陈一,赵惜微;谓词性成分作主语的体词谓语句[J];北方论丛;1998年01期

7 王保东;论汉语非谓形容词[J];北方论丛;1998年06期

8 董爱华;如何理解英语中的省略[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9 吕明臣;走出“句类”的误区[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10 肖建安;论语言的变化与变异规律[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思洁;;形合与意合的哲学思辨[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邓小玲;;积极型双语词典的例证[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伍志辉;;交互作用的认知语言学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4 高永欣;;西方语法流派和现代汉语语法的发展创新[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5 袁明军;;《现代汉语词典》里的拟声词[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龚千炎;;现代汉语的时间系统[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7 靳光瑾;郭曙纶;肖航;章云帆;;语料库加工中的规范问题——谈《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词类标记集规范》[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8 李晋霞;;面向计算机的“V_双+N_双”结构类型研究[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9 刘楚群;;论现代汉语中非典型连动句式“V起来+AP”[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吴校华;;浅析汉语象声词的转义及修辞效果[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东晶;俄汉代词指示语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俞理明;汉语缩略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3 吴云霞;万荣方言语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4 徐默凡;现代汉语工具范畴的认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道英;“这”、“那”的指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6 樊中元;现代汉语一名多量现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卢小群;湘南土话代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郭忠伟;作战文书自动生成理论及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9 文贞惠;现代汉语否定范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10 延俊荣;给予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磊;时间副词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2 高燕;汉语外来词的名实及其造词法与构词法[D];延边大学;2000年

3 胡仲明;商务英语语篇的衔接与连贯[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贺菊玲;《世说新语》语气副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5 王国治;英汉语篇语法衔接手段的差异及其对英汉翻译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曹赛先;翻译对文化的迁移作用[D];湖南大学;2001年

7 汪文格;矛盾修辞中的对立与统一及其在商务英语中的应用[D];湖南大学;2001年

8 徐敏;英语中的性别岐视[D];湖南大学;2001年

9 白瑞雪;“动词+在+地点名词”结构中的重新分析现象[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2年

10 赵东升;现代汉语复杂“给”字句的最简探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2年



本文编号:13386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13386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5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