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徒然草》所受该时代语法变迁的影响
本文选题:语法变迁 + 补助动词 ; 参考:《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摘要】:简析《徒然草》所受该时代语法变迁的影响潘金生在日本国语史上,,中世(镰仓·室町时代)是语言变化最为剧烈的时期,也是古代日语逐渐近代化的过渡时期。①它对该时代的社会语言生活、文学作品以及诸多文献都产生过程度不同的影响,②中世著名随笔集《徒然草》(?133...
[Abstract]:A brief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grammatical changes of this era on "empty Grass" Pan Jinsheng was in the history of Japanese mandarin. The Middle Age (Kamakura period) was the most dramatic period of language change.It is also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of the gradual modernization of ancient Japanese. 1 it has had different influences on the social language life, literary works and many documents of this era.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东方学系
【分类号】:H3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日知;“封建主义”问题(论FEUDALISM百年来的误译)[J];世界历史;1991年06期
2 江文;马克·坦西的画中世界[J];世界美术;1994年03期
3 陈连开;中国民族关系史研究的一部佳作──评《中国中世西北民族关系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4 伊藤清郎,郑毅;日本海沿岸的宗教交流[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5 左学德;太暏检地的历史前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6 孙有中;析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自由[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7 胡椒;日本“历史と公害”管窥(二)[J];日语知识;1997年11期
8 龚颖,玉醠博之!日本东北大学;日本中世时期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略论日本南北朝时期政治思想的特色[J];哲学译丛;1997年04期
9 潘金生;简析《徒然草》所受该时代语法变迁的影响[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10 范崇高;中世汉语词义札记[J];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陈雨贤;;铃木朗语法初探[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2 田久孝翁;;朱子学与21世纪国际会议寄语——朱子学与昌平黉[A];朱子学与21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黑田明伸;周爱萍;;十六世纪日本的钱币流通[A];中州钱币——《金融理论与实践》钱币专辑(十)[C];2002年
4 加川穗积;石井贤一;佐藤金司;;(金兵)接合の■展经过[A];History of Mechanical Technology(3)--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China-Jap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story of Mechanical Technology[C];2002年
5 ;滙呹灄羽——海外珍禽“倒挂滃”考[A];中国生物学史暨农学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6 刘汝佳;孙增圻;;RoboCup3D仿真组中世界模型的维护[A];2005中国机器人大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小黄;德拉鲁全息标公司光学显微结构防伪技术有效安全[N];中国包装报;2000年
2 班马;温柔的底子[N];中华读书报;2000年
3 记者 易运文;深圳迎来百万游客度假[N];光明日报;2001年
4 杨艳;培育六大支柱产业[N];江苏经济报;2001年
5 记者 陈杰;天津港保税区十年创大业[N];人民日报;2001年
6 陈天襄;日本中古史巨擘黑田俊雄[N];中华读书报;2001年
7 本报香港特约记者 肖力;千亿收购流产点中世界通讯死穴[N];财经时报;2002年
8 记者吴兴华;临长高速公路竣工通车[N];人民日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钟慧;浦东成世界名牌研发地[N];文汇报;2002年
10 记者梁凤鸣;北京列入世界植物品种丰富城市[N];北京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肖爱民;北方游牧民族两翼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2 赵晓芳;存在、艺术与诗[D];复旦大学;2004年
3 曲阳;日本中世法略考[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4 戴晓东;加拿大: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安全[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成凯;西欧中世纪家庭财产转让与妇女地位[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2 宁宇;王室封臣在中世纪德国的兴起(c.1050—1200)[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李瑜;浅论中世纪基督教军事修道团体的起源[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4 南方;约翰·邓恩诗歌中的非个人化张力[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杨冬梅;中世纪哲学的境遇:理性与信仰的调和、融通与分裂[D];内蒙古大学;2004年
6 黄亦静;中世纪英格兰基督教朝圣史探微[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宋晓云;欧洲中世纪大学教师与大学精神[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娟;论白居易的人生观[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陈日华;英国法律传统与中世纪地方自治[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10 周兴泰;“二陆”与六朝文学[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580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1758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