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日语论文 >

日语学习中要注意对同形词语的辨析

发布时间:2018-04-20 06:17

  本文选题:同形词 + 日语学习 ; 参考:《日语学习与研究》1997年03期


【摘要】:正 中日两国之间有着两千年以上文化交流的历史。在这一交流的早期,中国的汉字传入日本并逐渐成为日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汉字的引进,大量汉语词语、熟语(典故、成语等)也传入了日本,其中相当数量的词语现在仍在使用。此外,日本人还利用汉字创造了大量的‘熟语(即词组 笔者)’(四字、三字、二字熟语)以及成语、熟语、惯用语等,其中一部分词语又传入中国,成为汉语词汇的一部分。因此,翻开日本与中国的国语词典、书籍、报刊,同形的词语,比比皆是。
[Abstract]:China and Japan have a history of more than two thousand years of cultural exchanges.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is communication, Chinese characters were introduced into Japan and gradually becam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Japanese.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a large number of Chinese words, idioms (allusions, idioms, etc.) have been introduced to Japan, and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them are still in use. In addition, the Japanese also used Chinese characters to create a large number of 'idioms, idioms, idioms, idioms, and idioms, some of which were introduced to China. Become part of Chinese vocabulary. Therefore, open Japanese and Chinese dictionaries, books, newspapers, homonyms, everywhere.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外语部
【分类号】:H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荣;;俄语中若干含pyka的常见成语[J];中学俄语;2011年01期

2 赵天毓;;Cultural Difference of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J];科技信息;2011年15期

3 赵平;浦田千晶;;日语咖啡(11) 日本人姓氏管窥[J];日语知识;2011年09期

4 张凤丽;;英语常见修辞格在谚语、成语里的应用[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4期

5 郭冉冉;应霞;;试析提高日语口语能力的有效对策[J];林区教学;2011年09期

6 孙永军;;谚语和成语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成才之路;2011年19期

7 翁玉华;;成语误用题评析[J];青苹果;2006年03期

8 张西艳;;从日语惯用句了解“河童”[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1年08期

9 杨永佳;;浅谈英语成语的文化价值[J];华章;2011年16期

10 孙中宁;;从男女语言的差别看日语的多样性[J];青年文学家;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玉泉;;日语中女性语的历史成因及其特点[A];福建师范大学第八届科技节老师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2 郑鲲腾;;英语中源自日语的词汇与日语原词的词义比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吕乔;;日语“人(ひ と)”和汉语“人家”的自称用法对比[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曲凤鸣;;中文的“~(之)前”与日语的“~前に”“~までに”[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5 池上嘉彦;;日语——“撒旦的语言”[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6 陈玉泉;;日语中委婉语的语用方式概述[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尹仙花;;日语接尾词‘的’用法[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8 谷丽萍;;日语中表示状态的几个词的比较[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9 陈一平;;浅谈中级日语听力教学及训练方法[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10 薛雅明;;对大学日语教学方法的探索[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陆一波;为世博,祖孙十年义务教日语[N];解放日报;2010年

2 记者 杨舒;BJT成职场日语新评判标准[N];国际商报;2009年

3 实习生 王再元 记者 李林岩;首届日语演讲比赛举行[N];吉林日报;2004年

4 晨风;成语和典故[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5 记者 严峻嵘;今年日语口译考有何变化[N];人才市场报;2008年

6 唐景莉;体验文化 增进友谊[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冯维江;日语“英汉”之争昭示了什么[N];上海证券报;2008年

8 记者 杨耀青;日本汉字能力古城受检[N];西安日报;2008年

9 赵金波;发扬日语特色 打造国际品牌[N];中国教育报;2008年

10 付晓利;揣着《标日》,去闯荡北海道[N];中华读书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世海;日语拗、长、拨、促音与中古汉语音韵对应规律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金秀东;日语和韩国语的复合动词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3 关薇;现代日本语感情表现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4 费惠彬;汉日话题对比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5 覃勤;日传悉昙文献与汉语中古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杨晓敏;日语复合动词的多义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7 张颖;现代日语指示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8 王萍;英汉短语结构受限搭配的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陈宏俊;汉英隐喻脑机制对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万玲华;中日同字词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才华多旦;藏日语言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 闫志章;日语外来语及其社会文化背景[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杨著清;日汉颜色词使用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4 张添羽;日语年轻人用语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5 夏晓丽;现代汉语中的日源外来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6 尹航;日本女性语的变迁[D];山西大学;2007年

7 袁子凌;英日礼貌语言对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8 刘畅;中日文时体对比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9 邓圆;日语的主语省略以及与汉语和英语的比较[D];广西大学;2006年

10 张雷;从谚语来看日本人的传统家庭文化[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766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17766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c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