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日语论文 >

日本战后文学之我见

发布时间:2018-11-12 14:27
【摘要】:正 在我看来,日本战后文学、战后文学家这个字眼时常是深刻的、激烈的、尖锐和令人深思的。它有着自身的“含义”。在我的同龄人当中,不乏对这一字眼毫无反应或反应迟钝者。而我对这一字眼的“含义”的理解也许带有极端的个性。尽管如此,继法国之后而先于美国成长起来的日本战后文学家及其战后文学,在我的心目中从来就不是“幻影”。 1932年出生的石原慎太郎和1933年出生的江藤淳几乎都与我同龄。在为《新日本文学》增刊举行的座谈会上,石原被问及如何看待日本战后文学
[Abstract]:It'seems to me that the word Japanese postwar literature, postwar litterateur, is often profound, intense, sharp and thought-provoking. It has its own meaning. Among my peers, there are those who are unresponsive or slow to the word. My understanding of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may have an extreme personality. Nevertheless, Japanese postwar writers and their postwar literature, who grew up before the United States after France, have never been "phantoms" in my mind. Shintaro Ishihara, born in 1932, and Eto Jun, born in 1933, are almost my age. At a forum for the New Japanese Literature supplement, Ishihara was asked how to view Japanese postwar literature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
【分类号】:H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内海忠治 ,刘介人  ,刘耀武;日本战后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伊藤整的文学理论[J];求是学刊;1980年04期

2 宁瑛;当代西德文学概况[J];译林;1980年02期

3 胡宗健;四七社[J];译林;1980年04期

4 冯汉津;萨特和存在主义[J];当代外国文学;1980年01期

5 ;文学表现手法探索[J];文艺理论研究;1981年01期

6 张黎;当代西德文学述要[J];当代外国文学;1981年04期

7 谭晶华;吉田精一著作集出齐[J];译林;1982年02期

8 周平;日本战后文学的几个流派[J];译林;1982年04期

9 孙晓东;;西德现代著名作家沃尔夫冈·柯朋及其代表作品简介[J];外语教学;1982年04期

10 ;外国文学动态[J];外国文学;1983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本报记者 刘雪玑;两岸文学息息相关[N];文学报;2000年

2 乔国强;索尔·贝娄 战后美国文坛骄子[N];人民日报;2005年

3 欧震 杨亦军;二战后文学的文化形态[N];文艺报;2005年

4 雷切尔·多纳迪奥 满兴远 编译;选择真实还是选择虚构?[N];中华读书报;2005年

5 蒙木;“思想史”演绎交锋和传承的故事[N];中华新闻报;2005年

6 叶隽;中国文化里所具有的“世界精神”[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7 北京外国语大学 王炎;当阳光不再灿烂[N];中国教育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广生;日本战后文学中的战争体验创作[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2 汪静;日本战后派创作中的战争体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273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23273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3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