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のだ”的语义特征以及陈述语气
【分类号】:H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明;语意反复[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2 ;常用英文制浆漂白述语简译[J];广东造纸;1998年01期
3 姚锡远,辛长顺;“状·动·补·宾”结构分析之我见[J];天中学刊;1995年03期
4 李英;谈含“得”述补短语[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6年03期
5 严庭国;阿拉伯语中的名词句[J];阿拉伯世界;1997年02期
6 王剑;洁净星空的生命绝响[J];中学生阅读(高中版);2005年Z1期
7 董政民;建立新的句子成分学说之我见[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85年05期
8 张云秋 ,孙维克;施事的位置及影响施事位置的相关性因索[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9 仝国斌;处所补语的语义分类[J];殷都学刊;1996年01期
10 夏文红;;Have与be在小句中的功能[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会杰;贾珈;王晓慧;蔡莲红;;基于B/S模式的3D双语虚拟说话人的研究与实现[A];第七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11)论文集【oral】[C];2011年
2 吴敏玲;;くゐ·いく’‘~てくゐ·ていく’表动作空间范畴移动语言形式的日语语言特点——和汉语“来、去”、“~来、~去”比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刘大力;赵力;;与文本无关说话人识别系统的性能比较[A];2004年全国物理声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尹巧萍;赵力;;利用语音基音统计特征的说话人性别判识的研究[A];2007’促进西部发展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5 邓英;;基于说话人的对话语音分割[A];中国声学学会2005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5]论文集[C];2005年
6 蒋冬梅;赵荣椿;;基于尺度描述的说话人归一化语音特征[A];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第三届信号与信息处理全国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周绍良;;修绠山房梓《宣和遗事》跋[A];水浒争鸣(第一辑)[C];1982年
8 李斌;陈小荷;;汉语褒贬词语的褒贬指向问题初探[A];第四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王洪海;刘刚;郭军;;基于二次弯折函数的频率弯折方法[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艾妮;;谏劝中委婉格运用的“源”与“流”初探[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小毛;网络常见述语[N];山西科技报;2000年
2 记者 陈西艳;“滨海精神”表述语评选进“6进3”阶段[N];滨海时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盛小荣;兰州精神浓缩文化底蕴展现时代风貌[N];兰州日报;2008年
4 裴菊萍;表述语应具有酒泉特色[N];酒泉日报;2007年
5 南湖区新闻采编中心 冯成;南湖区打造“红色第一区”品牌[N];嘉兴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刘斌;塑造城市精神雕像[N];宝鸡日报;2008年
7 ;美科学家要研制无声感应“手机”[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8 记者 卢跃;益阳城市精神表述语确定[N];益阳日报;2009年
9 记者 王艳平;呼和浩特城市雕塑设计规划研讨会举行[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6年
10 记录整理 李南娜;英雄城市 动感都会 传承历史 面向未来[N];南昌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继臣;说话人信息分析及其在多媒体检索中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何俊;声纹身份识别中非常态语音应对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3 席留生;“把”字句的认知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4 潘逸倩;声纹密码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5 双志伟;个性化语音生成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6 朱茜;构式语法理论框架下“能”的多义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7 杨梅;阿美语动词的语义特征及结构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8 石德富;台湾卑南语构词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9 冯哲;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中的音频处理[D];复旦大学;2004年
10 周芍;名词量词组合的双向选择研究及其认知解释[D];暨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永华;现代汉语叙实性话语标记语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2 何亚萍;湖北天门话程度副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曾晓进;固定结构“不一定”的立体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张小妮;一组短时段时间副词的多角度考察[D];河南大学;2008年
5 陆亮;多信道条件下的说话人认证[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6 默盼;论宋代说话人[D];渤海大学;2012年
7 赵洪刚;基于对话型语音的说话人在线识别技术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8 李向格;关于“レてもぃぃ”与“レてぃぃ”的意义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9 黄雪莲;韩国语‘(?)’的话语功能分析[D];延边大学;2012年
10 凌锦雯;基于多特征的说话人分割与聚类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473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2547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