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日语论文 >

《蒙古及蒙古人》(第五~六章)日译汉翻译实践报告

发布时间:2020-10-30 06:11
   本篇翻译实践报告以日本著名外交官米内山庸夫所著的《蒙古及蒙古人》为目标文本,选取了第五章和第六章的内容作为研究对象,针对翻译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为笔者今后从事日汉翻译积累了经验。通过对此作品的翻译,使笔者了解到米内山庸夫在当时蒙古的有趣生活。读者可以通过原作者所描写的蒙古草原文化,开阔自己的视野,体验草原文化的多样性。在本次翻译实践过程中,笔者遇到了很多的实际问题和翻译难点。例如多义词、外国的人名、地名、动植物名称和长句的翻译问题等。为此,笔者调整语序,添加注释,耐心地查找资料等,最终结合多种翻译技巧,解决了翻译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在实际应用中,探索翻译的规律,有助于自身翻译水平的提高。因原作出版时间较早,原文中有很多古老的日语表达。古典日语与现代日语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也是翻译的难点之一。总之,通过这次翻译实践,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希望我的翻译,能为广大的中国读者了解该时代的外国作者视角下的蒙古文化有所裨益,并希望我的翻译实践报告能够对有志从事笔译工作的同仁提供有益的借鉴。
【学位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H36
【文章目录】:
要旨
摘要
はじめに
1.作者の紹介
2.作品の紹介
3.この作品を選ぶ理由と意義
4.訳前準備と翻訳理論
5.翻訳実践報告
    (1)多義語の翻訳問題
    (2)専門用語の翻訳問題
    (3)長い文の翻訳問題
    (4)翻訳技巧の妙用
    (5)?信達雅?翻訳理論の体現
    (6)注釈方の応用
    (7)古語の翻訳問題
おわりに
参考文献
謝辞
付録1日本語原文
付録2中国語訳文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健雄;;许淇先生千古[J];草原;2016年11期

2 郭文峰;;中国大院故事多 第9集 蒙古人的惊天崛起[J];课堂内外(小学版);2017年Z1期

3 萨若兰;;蓝色蒙古[J];海燕;2017年03期

4 鲍尔吉·原野;;人体说[J];东方剑;2017年03期

5 阿斯娜;;我与蒙古袍[J];老年世界;2016年11期

6 柯娇燕;袁剑;;塑造蒙古人——试论清朝是如何塑造蒙古社会和蒙古人的[J];华西边疆评论;2016年00期

7 王桂东;;清代审理鄂尔多斯蒙古人命案的一份满文题本译释[J];民族史研究;2016年00期

8 ;蒙古人[J];当代油画;2016年05期

9 白涛;;因为我是蒙古人(组诗)[J];草原;2014年07期

10 鲍尔吉·原野;;火[J];新安全 东方消防;201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梅荣;清代哲里木盟“外旗蒙古人”历史若干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6年

2 于默颖;明蒙关系研究——以明蒙双边政策及明朝对蒙古的防御为中心[D];内蒙古大学;2004年

3 特木尔巴根;雪山蒙古人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4 李勤璞;蒙古之道[D];内蒙古大学;2007年

5 郑伊看;蒙古人在意大利[D];中央美术学院;2014年

6 额尔敦图雅;城市蒙古人语言态度调查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7 刘勇波;论赤峰蒙古族民俗文化[D];山东大学;2013年

8 宏英;历史记忆与民族认同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9 娜仁图雅;从语言与文化角度研究蒙古现代饮食名称[D];内蒙古大学;2017年

10 张宝成;磨合与交融:呼伦贝尔巴尔虎蒙古人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吉祥;草原纪行—蒙古人与马系列油画创作谈[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年

2 裴振;“闯关东”潮流中的蒙古人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年

3 吕月;《蒙古及蒙古人》(第五~六章)日译汉翻译实践报告[D];内蒙古大学;2019年

4 百合;蒙古国基础教育投资及其效果研究[D];广西大学;2018年

5 杨光;蒙古族传统狩猎观及其生态价值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8年

6 王璐;古代蒙古族狩猎经济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8年

7 包春丽;敖包的起源与盟旗制度[D];内蒙古大学;2018年

8 当静静;冷战后蒙古国的“第三邻国”外交政策[D];山东大学;2018年

9 恩浩;《蒙古人》(第3-4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内蒙古大学;2017年

10 王丽璇;《蒙古人的战争艺术》(第4-5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内蒙古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621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28621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d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