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日语论文 >

中日两国定型诗中“季节表达”的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8 13:00

  本文关键词:中日两国定型诗中“季节表达”的对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日两国都是四季分明的国家,“季节表达”可以说是两国文学作品的传统题材。从中国诗歌的发展来看,季节感是支撑诗歌构造形态、感情表达的一个基本属性。而在日本,最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文学形式——俳句,就是吟咏四季的诗歌。日本文学在其发展过程中,长期受到中国文化和文学的影响,在其措辞、意象的使用等各方面吸收了中国文学的长处,最终演变为日本本土的文学创作手法。本论文将围绕中日两国定型诗的代表形式——律诗和俳句,对两国文学作品中的季节表达方式进行对比研究。在探究两国语言、文学的表达技巧的同时,分析其形成原因的异同。希望通过本研究,更加系统的理解中日两国的语言和文学,并对两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本论文由序论,本论和结论三个部分构成,以定型诗中的季节表达为重点展开研究。第一章主要介绍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对中日两国关于季节表达的先行研究和问题点进行分析,并对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阐述。第二章为本论部分。首先,对中日两国定型诗的代表形式——律诗和俳句,和两种文学形式中的季节表达进行了分析与归类。然后,从“含有四季词语的季节表达”和“不含四季词语的季节表达”入手,分别考察了中日两国四季词语的语义、构词,以及春、夏、秋、冬各自的代表性意象。发现了两国的四季词汇在使用频率、使用习惯等各方面都以同中有异为特征,而两国四季的代表性意象也在其修辞方法、选择习惯、表达意义等方面各自存在着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以上对比,从日本文化受容性的角度,分析了俳句对于中国律诗的接纳与发展,并总结了中日两国在自然观及审美特征方面的异同。第三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并阐述了今后的课题。本论文围绕中国的律诗和日本的俳句,对中日两国定型诗中的季节表达进行了对比研究,探讨了各自的特征及两者的异同点。但由于中日两国的文学形式非常丰富,从中反映出的两国的民族性也是错综复杂的,所以今后希望继续针对中日两国的季节表达,从其他的文学形式入手进行研究,从而更加深入了解两国的传统文化与文学。
【关键词】:中日两国 定型诗 季节表达 民族性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36
【目录】:
  • 摘要6-7
  • 要旨7-11
  • 第1章 序论11-15
  • 1.1 研究の目的と意义11
  • 1.2 先行研究11-14
  • 1.2.1 中国语の季节表现についての研究12-13
  • 1.2.2 日本语の季节表现についての研究13-14
  • 1.3 问题提出14-15
  • 第2章 本论15-39
  • 2.1 中日两国の定型诗にある「季节表现」15-20
  • 2.1.1 中国の律诗について15-16
  • 2.1.2 日本の俳句について16
  • 2.1.3 定型诗にある「季节表现」16-20
  • 2.2「四季」のある「季节表现」20-24
  • 2.2.1 中日两国における「四季」の语意20-22
  • 2.2.2 中日两国における「四季」の语构成22-23
  • 2.2.3 「四季」のある「季节表现」の特徵23-24
  • 2.3 「四季」のない「季节表现」24-34
  • 2.3.1 四季の「イメ一ジ」について24-25
  • 2.3.2 春のイメ一ジ25-27
  • 2.3.3 夏のイメ一ジ27-28
  • 2.3.4 秋のイメ一ジ28-29
  • 2.3.5 冬のイメ一ジ29-30
  • 2.3.6 中日两国の「季节表现」のイメ一ジの同异点30-34
  • 2.4 「季节表现」から反映される中日两国の民族性の异同34-39
  • 2.4.1 日本文化の受容性34-35
  • 2.4.2 自然观において35-37
  • 2.4.3 审美の特徵において37-39
  • 第3章 结论39-41
  • 谢辞41-42
  • 注懭42-43
  • 参考文献43-45
  • 例文出典45-46
  • 修士在学中发表した论文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琳霞;汉英季节词对比[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 王建华;英汉季节词汇的比较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本文关键词:中日两国定型诗中“季节表达”的对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28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2928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f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