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间距与伊藤漱平《红楼梦》日译本的演化
发布时间:2021-06-26 01:55
阐释间距产生阐释张力,而阐释者为了消除张力必然会展开有意识地阐释行为。伊藤漱平在其近五十年的翻译生涯中三次改译《红楼梦》日译本,为《红楼梦》的翻译倾注了一生的心血。作为源文本的读者、译者和阐释者,伊藤漱平对"阐释间距"的理解孕育出独特的阐释意识和阐释行为。本研究通过考察伊藤《红楼梦》日译本中阐释间距的意识、逐步"雅化"的局部以及对文眼的阐释,概括出其阐释从局部到整体,又由整体回到局部,呈现出不断循环、从未完成的特征。其译本在一次次改译中得以完善和升华,实现了译文的演化。
【文章来源】:曹雪芹研究. 2019,(0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6 页
【文章目录】:
一 引言
二 对阐释间距的认识
三 逐步雅化——从未完成的阐释
(一) 叙述部分的文体改动
(二) 人物语言部分风格改动
(三) 章回回目的改动
四 文眼的折射——局部与整体
五 结语
本文编号:3250392
【文章来源】:曹雪芹研究. 2019,(0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6 页
【文章目录】:
一 引言
二 对阐释间距的认识
三 逐步雅化——从未完成的阐释
(一) 叙述部分的文体改动
(二) 人物语言部分风格改动
(三) 章回回目的改动
四 文眼的折射——局部与整体
五 结语
本文编号:32503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3250392.html